[实用新型]一种下肢抬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076.8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奇贵;花静;霍锦霞;张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抬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下肢外伤、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下肢淋巴疾病等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和病人痛苦,抬高下肢是治疗中时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之一,且根据治疗要求,需要将下肢抬高20cm~30cm。
传统护理方法是应用棉被、枕头或衣物垫在患者的下肢下。采用这种方式时,患者下肢容易滑落,不能保持下肢被抬高的状态,而且如果所垫之物过高或者过低时,导致患者下肢被过于抬高或过低,影响血液循环效果,患者不舒适。
还有的医院应用一种垫子,将下肢垫高,但是该种垫子结构简单,仅仅起到对腿部的抬高,脚部则极为不适,而且其无法根据不同患者调整其长度。
综上所述,故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下肢抬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不仅可将患者的下肢抬高,而且可根据不同的患者调节该抬高装置的长度,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抬高装置,
包括大腿垫、小腿垫、设于所述小腿垫上的脚掌固定装置以及设于大腿垫和小腿垫之间的连接装置;
所述大腿垫和小腿垫的上端面均设有U型凹槽;用于容纳腿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中部的弹簧和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壁的卡环连接;
该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大腿垫和小腿垫的中部连接;
所述卡环连接包括一卡带和一凸起柱,所述卡带为一具有若干个圆形的开孔的带体;所述凸起柱的顶端设有一圆球,所述凸起柱插入所述开孔内;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中,所述脚掌固定装置包括竖直立板和设于竖直立板左右两侧的梯形板;
所述竖直立板上设有弹性的固定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中,所述小腿垫呈左高右低状,所述大腿垫的高度小于所述小腿垫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中,所述U型凹槽内设有软质的硅胶垫;
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5cm。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中,所述弹簧为弹力小的护簧;
所述卡带为不锈钢带体,其上的开孔上设有一圈橡胶圈;所述凸起柱为橡胶制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中,所述大腿垫的长度为;
所述小腿垫的长度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根据患者的腿部长度的特点调节大腿垫和小腿垫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从而改善卧床期间患肢的血液循环;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设置脚掌固定装置,有效在下肢抬高期间将脚掌进行有效固定,防止脚部发生移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大腿垫 2、小腿垫 3、脚掌固定装置
4、U型凹槽5、弹簧 6、卡带
7、凸起柱 8、开孔 9、竖直立板
10、梯形板11、固定带12、硅胶垫
1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包括大腿垫1、小腿垫2、设于所述小腿垫2上的脚掌固定装置3以及设于大腿垫1和小腿垫2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大腿垫1和小腿垫2的上端面均设有U型凹槽4;用于容纳腿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中部的弹簧5和分别设于左右两侧壁的卡环连接;该弹簧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大腿垫1和小腿垫2的中部连接;所述卡环连接包括一卡带6和一凸起柱7,所述卡带6为一具有若干个圆形的开孔8的带体,所述凸起柱7的顶端设有一圆球,所述凸起柱7插入所述开孔8内;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8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抬高装置,其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根据患者的腿部的长度的特点进行调整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使凸起柱7卡入不同的开孔8内,然后将腿部放在该大腿垫1和小腿垫2内,使其固定在其上的U型凹槽4内;再用固定带11将脚部进行有效固定;防止其脚部发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3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