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889.5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太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太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自动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管机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冷轧管机下料主要靠人工手动下料。操作时,操作者首先需离开操作台,然后走到冷轧管机机头的出料口上,拨出成品管,再将成品管翻落至收集槽中。同时去油工作需依靠人工绕绳刮油。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拨管不及时,前后两条成品管易发生重叠、卡死现象,引起机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去油和收集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轧管机自动下料装置结构,包括具有出料口可挤出成品管的冷轧管机,所述冷轧管机一侧设有导料架,所述导料架上设有位置与所述出料口对应的供成品管穿过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内孔径与出料口的口径对应,所述导料架一侧设有出料料托,所述导料管靠近出料料托一端设有刮油橡皮,所述出料料托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上方设有可将所述成品管导入收集槽中的翻料角钢。
作为优选,所述翻料角钢位于收集槽的侧壁上,且翻料角钢与所述导料管和出料口位于同一作用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料管呈水平设置在导料架上,且导料架上设有与所述导料管对应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刮油橡皮设置在出口上并与导料管内壁配合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进口呈扩口状。
作为优选,所述翻料角钢呈90°平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与成品管相配的导向管和刮油橡皮,同时设置翻料角钢能够使成品管翻落至收集槽内,当前一条成品管轧制完成时,后一条成品管将前管顶出冷轧管机的出料口,前管进入到导向管中,后管将其从导向管中顶出后,前管穿过刮油橡皮实现自动去油,并自动翻落至收集槽中,这样在冷轧管机轧制过程中实现了自动下料、去油动作,不需要人工拨料,绕绳去油,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消除了因人工拨管不及时引起的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料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冷轧管机、3-导料管、31-导料架、4-出料料托、5-刮油橡皮、6-收集槽、7-翻料角钢、8-进口、9-出口、L-成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出料口1可挤出成品管L的冷轧管机2,所述冷轧管机2一侧设有导料架31,所述导料架31上设有位置与所述出料口1对应的供成品管穿过的导料管3,所述导料管3的内孔径与出料口1的口径对应,所述导料架31一侧设有出料料托4,所述导料管3靠近出料料托4一端设有刮油橡皮5,所述出料料托4底部设有收集槽6,所述收集槽6上方设有可将所述成品管导入收集槽6中的翻料角钢7。
具体的,所述翻料角钢7位于收集槽6的侧壁上,且翻料角钢7与所述导料管3和出料口1位于同一作用线上,所述翻料角钢7呈90°平放。
具体的,所述导料管3呈水平设置在导料架3上,且导料架31上设有与所述导料管3对应的进口8和出口9,所述进口8呈扩口状,所述刮油橡皮5呈环状设置在出口9上,并且与导料管3内壁配合对接。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太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太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8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钢用移动式电气保温罩
- 下一篇:一种防止棒材运输辊道粘连铁皮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