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62612.2 | 申请日: | 201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志军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上药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中耳炎、季节性鼻炎、扁桃体炎等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直接影响病人的听力、呼吸和进食,由于患病部位较小,需要特殊的耳鼻喉上药器进行上药护理,目前的耳鼻喉上药器操控性差、难以精确的进行上药护理,影响护理效率,这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包括外壳、硅胶圈、挂绳、安装孔、通孔、伸入头、固定筒、刻度标尺、伸入管、限位盘、调节器、引流管以及混合筒,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挂绳,所述外壳前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伸入管的表面上分布有刻度标尺,所述刻度标尺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在安装孔的右侧位置,分布在固定筒左侧的伸入管上装配有伸入头,所述伸入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伸入管的右侧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右侧安装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右侧安装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混合筒的右侧安装有引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为圆盘形结构且限位盘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孔,所述限位盘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设置有多根且多根引流管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分布在外壳左右两侧的挂绳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通过添加硅胶圈来便于外壳与患者的嘴部贴合在一起,另外伸入管伸入到患者的鼻腔内部,为原位伸入管上伸入头则便于与患者的鼻腔贴合在一起,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另外位于伸入头上的通孔起到了释放药物的作用,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上药的速度,另外伸入管上的刻度标尺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伸入患者鼻腔内部的伸入管商长度进行统计,另外限位盘的设计则防止医护人员将伸入管全部深入到患者的鼻腔内部,该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安全性,可以有效的杜绝伸入管对患者鼻腔内部造成损伤,而混合筒的设计则便于对需要上的药物进行混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中引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硅胶圈、3-挂绳、4-安装孔、5-通孔、6-伸入头、7-固定筒、8-刻度标尺、9-伸入管、10-限位盘、11-调节器、12-引流管、13-混合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志军,未经洪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