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屈曲约束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302.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谢韩涛;刘汶津;韩磊;魏士群;周璇;周文霜;路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屈曲 约束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屈曲约束支撑。
背景技术
屈曲约束支撑在建筑结构中使用广泛,以提高传统的支撑框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现采用的屈曲约束支撑普遍由芯板、外套筒和混凝土组成,芯板设于外套筒内,混凝土设于芯板和外套筒之间,其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板承担,外套筒和混凝土仅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能进入屈服,因而,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优良,屈曲约束支撑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撑拉压承载力差异显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可以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使得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范围内。但上述传统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由于使用混凝土不仅导致整个装置质量较大,增大了安装难度,且套筒内表面磨损较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专利一种预应力屈曲约束支撑(申请号为CN201420747930.9),公开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包括一字形或十字形截面钢芯,混凝土,矩形截面或圆形截面外包单元,预应力筋、预应力索、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螺杆。该实用新型在传统屈曲约束支撑构造前提下,对原有的混凝土单元预压,更有效发挥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并减少开裂,尤其应用到大跨高承载力支撑,相对减少截面尺寸即减少外包约束用材,保证结构性能且满足设计外观需求、减少占有空间。其次预应力筋、预应力索、预应力钢绞线或预应力螺杆可以起到抗弯作用,适用于大跨高承载力建筑的抗震加固。但该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导致整个装置质量较大,增大了安装难度,且套筒内表面磨损较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型屈曲约束支撑可充分利用现有型材,降低生产成本;可缩小产品截面积,具有较小的质量,降低了安装施工难度,且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屈曲约束支撑,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滑移机制。
优选的,所述滑移机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聚四氟乙烯可防止第二套筒的弯曲,使装置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且聚四氟乙烯较于混凝土密度小,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质量,又聚四氟乙烯抗老化性强使用寿命长,且具有不粘附性,利于相对滑移,减缓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内表面的磨损,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为中空长方体状,且所述第二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此构造采用现有型材,缩减了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部表面设有一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端部表面的中轴线上方;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部表面中轴线部位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且所述加劲板嵌入所述限位槽中;此结构可防止所述第一套筒因外力作用或自重原因产生的移位。
优选的,所述加劲板的两侧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表面与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部表面衔接,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相固定;所述限位块可避免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受力过大时,导致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间的失稳。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表面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与所述第二套筒相固定;所述端板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限位块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采用橡胶材质或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内腔两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可进一步防止第二套筒的弯曲,使装置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端板可避免混凝土散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减小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安装难度;
(2)本实用新型加劲板和限位块可防止套筒因重力下滑和防止套筒的端部因受力过大失稳;
(3)本实用新型的滑移机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第一实施例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第二实施例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加劲板;4、限位槽;5、限位块;6、限位板;7、滑移机制;8、端板;9、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