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通电话线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235.2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毓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扬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0 | 分类号: | H01R31/00;H01R25/00;H01R13/5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电话线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通电话线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话线插座包括RJ-11、RJ-14插座。RJ-11插座,通常有6个导线但只实现4个,RJ-11插座类似于人们所熟悉的家庭或办公室电话插入的来自普通电线的插座,插座连接到外面的连接到电话公司中心办公室或私人分支交换的双绞线上。4条线特征鲜明,红色和绿色一对,黑色和白色一对;红绿线负载语音或数据;在电话公司的外部连接中,黑白线用来负载如电话灯的低压信号,在PXB系统中,它们被用来负载其他信号。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的计算机通常插入RJ-11插座中。RJ-14于RJ-11相同,但是4条电线用于2个电话线;一组电线(一个电话线)包括红色线和绿色的线;另一组包括黄色和黑色的线,每组负载一类模拟信号(语音或数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RJ-11、RJ-14等电话线插座存在以下缺失:其一、只具有一个电话线插孔,不能同时接入两台电话机;其二、通常安装于墙壁等固定物体之上,不方便携带,不方便变换插接位置;其三、不能作为安防设备的电源插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同时接入两台电话机、方便携带、方便变换插接位置、能作为安防设备电源插座的三通电话线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电话线插座,包括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上设有主插孔、第一分插孔、第二分插孔及若干插芯;所述插芯包括安装于主插孔内的主插芯部、安装于第一分插孔内的第一分插芯部、安装于第二分插孔内的第二分插芯部;所述主插芯部包括主支架及主弹片,所述第一分插芯部包括第一分支架及第一分弹片,所述第二分插芯部包括第二分支架及第二分弹片;所述主插孔与第一分插孔、第二分插孔的插接方向相反;所述主支架与第一分支架平齐连接,所述主弹片通过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分支架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主插孔、第一分插孔及第二分插孔内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主支架安装于主插孔内的插槽内,所述第一分支架安装于第一分插孔内的插槽内,所述第二分支架安装于第二分插孔内的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主弹片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V型折弯部。
优选地,所述插芯的主支架、第一分支架、第二分支架及固定支架为均为塑胶支架,其内设有电子线;所述主弹片、第一分弹片及第二分弹片分别为磷铜弹片;所述V型折弯部为磷铜V型折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为三通电话线插座,主插孔插入一电话线接头后,在第一分插孔、第二分插孔处能插入两根电话线,从而实现一根电话线能同时接入两台电话机,方便电话用户在不同区域接听电话;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本体同时包括主插孔、第一分插孔、第二分插孔及若干插芯, 主插孔、第一分插孔及第二分插孔能同时插入电话线接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本体无需安装在墙壁等固定物体之上,方便携带、方便变换插接位置,更能作为安防设备电源插座;其三、由于主插孔与第一分插孔、第二分插孔的插接方向相反,因此能令主支架与第一分支架平齐连接,连接非常稳固;与此同时,主弹片通过一固定支架与第二分支架连接,使主弹片与第二分支架连接也非常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三通电话线插座的主插孔端结构图。
图2为三通电话线插座的第一分插孔及第二分插孔端结构图。
图3为三通电话线插座的纵剖视图。
图4为三通电话线插座的线孔排位图。
图中:100.插座本体;1.主插孔;2.第一分插孔;3.第二分插孔;4.插芯;41.主插芯部;411.主支架;412.主弹片;42.第一分插芯部;421.第一分支架;422.第一分弹片;43.第二分插芯部;431.第二分支架;432.第二分弹片;44.固定支架;45.V型折弯部;5.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扬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扬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