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592.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佳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挤出机。
背景技术
现有成型工艺中使用的挤出机中存在诸多问题,输送结构摩擦损失大、物料混合不均匀、成型时加热不均匀、成型后结构不稳定、原料流速无法掌控容易造成物料浪费及成型不稳定等,给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挤出机,通过在原料室及混合室的出口上设置控制流速及流量的速度传感器及闸口,能够及时向自动控制装置反馈流量信息,从而有效控制流速,保证了成型的稳定性,同时改进螺旋挤出杆的结构,在螺旋挤出杆的外侧缠绕加热管,在成型口外侧缠绕冷却管,使挤出更加顺畅,成型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挤出机,包括:床身、供料电机、原料室、自动上料结构、混合室、供料室、螺旋挤出杆及成型口,所述自动上料结构同时与所述原料室及所述混合室连接,所述混合室同时与所述供料室连接,所述供料室同时与所述螺旋挤出杆连接,所述成型口套装在所述螺旋挤出杆的端部,所述供料电机与所述自动上料结构;所述床身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轴承,所述驱动轴承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同时与所述螺旋挤出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旋挤出杆包括套装在一起的内套筒及外套筒,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隔离筋,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离筋与外套筒上对应的弧线形成等边三角形;所述内套筒以所述等边三角形的外圈顶点为轴向起点设置螺旋挤出槽,所述螺旋挤出槽同时与所述供料室及成型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自动上料结构包括底架及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垂直传送带,所述垂直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物料盒,所述物料盒同时与所述混合室及所述供料室连接,所述垂直传送带同时与所述供料电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混合室底部连接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供料室连接;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有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同时与所述供料电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旋挤出杆外侧设有螺旋加热管,所述螺旋加热管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成型口外周侧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原料室的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一速度传感器及第一闸口,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及第一闸口均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闸口同时与所述供料电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混合室的出料通道内设有第二速度传感器及第二闸口,所述第二速度传感器及第二闸口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闸口同时与所述供料电机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原料室设有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料室及混合室的出口上设置控制流速及流量的速度传感器及闸口,能够及时向自动控制装置反馈流量信息,从而有效控制流速,保证了成型的稳定性,同时改进螺旋挤出杆的结构,在螺旋挤出杆的外侧缠绕加热管,在成型口外侧缠绕冷却管,使挤出更加顺畅,成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挤出机的机头内的挤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挤出杆的剖视图;
图4为图1~图3所示的挤出机的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4,一种挤出机,包括:床身10、供料电机1、原料室2、自动上料结构4、混合室3、供料室5、螺旋挤出杆6及成型口7,自动上料结构4同时与原料室2及混合室3连接,混合室3同时与供料室5连接,供料室5同时与螺旋挤出杆6连接,成型口7套装在螺旋挤出杆6的端部,供料电机1与自动上料结构4;床身8上设有驱动电机10、驱动轴承9,驱动轴承9设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10的驱动轴同时与螺旋挤出杆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佳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佳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