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机械设备冷却风扇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042.5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席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电产伺服电机(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F04D29/38;F04D29/02;F04D29/58;F04D29/66;H02K7/14;H02K11/215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机械设备 冷却 风扇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机械设备冷却风扇电机,属于医疗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30年,我国医疗设备产业由小到大,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医疗设备产业达到了4200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5%,远高于国际医疗设备产业年增长率7%,在全球市场,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消费额比例大约为1:1,发达国家医疗设备占比更高,而我国医疗设备和药品费用比例约为0.32:1,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中国医疗设备的缺口还很大,医疗设备产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医疗设备属于高端精密设备,内部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众多,因此对于医疗机械设备的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医疗设备冷却风扇电机存在冷却效率低,风扇转动噪声大,风扇转动过程中存在抖动的问题,此外电机反馈精度差,不能及时发现风扇问题,因此需对风扇电机结构进行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机械设备冷却风扇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机械设备冷却风扇电机,包括电机部、风叶和风叶壳,前诉电机部内包含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电机输出轴,前诉风叶壳内壁通过连杆连接用于固定电机输出轴的支撑骨架,前诉风叶包括风叶骨架和安装在风叶骨架上的若干个叶片,在风叶的每个叶片根部均安装有一个平衡块,并在其中任意一片叶片的叶尖上用胶水固定一个磁石,前诉风叶壳的内壁上安装有能够感应磁石的传感器组件,能准确的测量和反馈风叶的转动速度。
优选地,前述风叶骨架通过传动盖与电机输出轴进行连接。
优选地,前述电机输出轴头部和风叶骨架侧面均设有螺纹孔,传动盖为圆形金属块,传动盖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和风叶骨架的通孔,通过传动盖能将电机输出轴的转动惯量传递给风叶骨架并带动风叶进行旋转。
优选地,前述支撑骨架内孔开设有两个轴承座并安装有两个支撑轴承,能有效的支撑和固定轴承。
优选地,前述风叶壳外表面的两个连接端均为标准法兰,能方便的与外部医疗设备进行连接固定。
优选地,前述电机部固定在支撑骨架的侧面上,前述风叶的叶片根部外圆大于电机部的壳体的最大外圆,在风叶的叶片两端形成无阻挡的通风走廊,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消散,提高风叶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前述叶片的数量为8-10个。
优选地,前述平衡块为酚醛树脂,平衡块采用直接熔融的方式固定在所有叶片的根部,采用平衡块主要为了平衡各叶片的重量,防止风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产生抖动和位移。
优选地,前述叶片采用PTFE塑料材质叶片,叶片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减小各叶片之间的重量和形状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冷却效果明显,装置散热快,能准确的测量和反馈风叶的转动速度,防止风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产生抖动和位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向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电机部,2、电机输出轴,3、支撑轴承,4、传动盖,5、支撑骨架,6、叶片,7、风叶壳,8、平衡块,9、风叶骨架,10、磁石,11、传感器组件,1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电产伺服电机(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电产伺服电机(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