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910.8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邱世峰;胡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凯博钢绳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7/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0 | 代理人: | 彭春艳,刘菊兰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生产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绕线效果好的钢丝绳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一种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自重轻、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的挠性绳索,工作可靠性高,广泛用于机械、造船、采矿、冶金以及林业等多种行业。通常钢丝绳采用多根或多股细钢丝拧成,钢丝绳的生产包括拉丝、捻股和合绳三个基本工序,钢丝绳绕线装置是钢丝绳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关系到钢丝绳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绳绕线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绕线效果好、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丝绳绕线装置,用于收卷钢丝绳,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线轮、收线电机、排线器、排线电机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排线器包括滑动座、丝杠、滑杆、若干导线轮、检测块和接近开关,滑动座安装于丝杠上,导线轮和检测块安装于滑动座上,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接近开关,检测块随滑动座滑动,到达其中任一接近开关时,相应的接近开关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排线电机变换转动方向,滑动座在排线电机的驱动下改变运动方向,收线电机驱动收线轮转动,钢丝绳在滑动座的带动下沿导线轮送至收线轮,收线轮在收线电机的驱动下完成进行收线。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接近开关之间的距离等于收线轮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座上还设有一对并排设置的滚轮,钢丝绳从滚轮之间穿出绕至导线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绕线装置,钢丝绳通过排线器传送到绕线轮上,排线器在排线电机、检测块、接近开关和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在滑杆上来往复运动,实现钢丝绳均匀地绕制于收线轮上的功能,自动化效果好,且方便调节接近开关之间的距离,能够与不同长度的收轮轮相配合,适用范围广。钢丝绳通过一对滚轮和若干导向轮导向,在收线过程中不会产生脱落,位置更易控制,提高了绕线过程的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绕线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钢丝绳绕线装置,用于收卷钢丝绳,包括收线轮1、收线电机11、排线器2、排线电机21和控制器,其中,排线器2包括滑动座22、丝杠23、滑杆24、若干导线轮25、检测块26和接近开关27,滑动座安装于丝杠23上,导线轮25和检测块26安装于滑动座22上,滑杆2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接近开关27,检测块26随滑动座22滑动,到达其中任一接近开关27时,相应的接近开关27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排线电机21变换转动方向,滑动座22在排线电机21的驱动下改变运动方向,收线电机11驱动收线轮1转动,钢丝绳在滑动座22的带动下沿导线轮25送至收线轮1,收线轮1在收线电机11的驱动下完成进行收线。
本实施例中,滑动座22上还设有一对并排设置的滚轮28,钢丝绳从滚轮28之间穿出绕至导线轮25上,更好地定位钢丝绳,避免钢丝绳在传送过程中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接近开关27之间的距离等于收线轮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凯博钢绳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凯博钢绳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