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预制梁板预应力张拉的可行走式千斤顶悬吊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875.X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萍;李玲玉;张铮;吴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制 预应力 行走 千斤顶 悬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现浇梁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张拉预应力钢束所用的千斤顶、并可对千斤顶位置进行调整的悬吊门架。
背景技术
现浇梁的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一直是现浇梁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控制问题。目前现浇梁预应力张拉施工通常是将千斤顶直接安放在预应力钢束上,由于大吨位千斤顶自重较大,直接支撑在预应力钢束上,会对预应力张拉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采用简易钢支架固定千斤顶的方式,但因千斤顶在张拉前要进行位置和角度定位,一个位置张拉完成后还要移动到下一位置,而上述支架方式不易对千斤顶进行位置移动及调整,因此导致预应力张拉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浇箱梁预应力张拉中千斤顶位置不易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滑动式吊放千斤顶的装置,可简单灵活地对张拉千斤顶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预制梁板预应力张拉的可行走式千斤顶悬吊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包括两根相对倾斜的支腿,两根支腿的上端与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的底面焊接,两支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一水平设置的承重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件架上端的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承重梁的顶面设有可沿承重梁纵向滚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轴两端分别与一U型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的底部悬挂一倒链,所述倒链通过挂钩悬吊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安装方便,悬吊门架拼装完成后仅需2名工人配合即可实现对千斤顶灵活移动和定位及预应力张拉工作,可节约工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通过门架即可完成千斤顶在场内转场工作,无需起重吊装设备配合,减少机械设备投入,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包括两根相对倾斜的支腿1,两根支腿1的上端与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的底面焊接,两支腿1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3;一水平设置的承重梁4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件架上端的支撑板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承重梁4的顶面设有可沿承重梁纵向滚动的滚轮5,所述滚轮5的滚轴6两端分别与一U型板7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7的底部悬挂一倒链8,所述倒链8通过挂钩悬吊一千斤顶9。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可在千斤顶9的顶面前端和后端均设置吊耳10,并在承重梁4的底面沿纵向设置多个吊环11,将一钢丝绳12的一端绕过其中一个吊环11,并与千斤顶后端或前端的一吊耳10固定连接。钢丝绳12用于调节张拉千斤顶的倾斜角度。
为加固支撑架结构,可在支撑架的两支腿1间设置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接杆1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放置在预制梁14前方,根据待张拉预应力钢束的位置,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张拉千斤顶。施工时,人工推动门架,门架通过行走轮整体前后移动,可实现千斤顶前后定位;推动承重梁上部的滚轮沿承重梁移动,可带动千斤顶左右定位;操作倒链提升或下放千斤顶,实现千斤顶上下定位。如果需要调整张拉千斤顶的倾斜角度,可通过牵引与千斤顶吊耳连接的钢丝绳实现。全部调整到位后,固定4组走行轮开始预应力张拉。一处预制板梁张拉完成后,通过行走轮将门架整体移动到下一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上的安全气囊碰撞检测装置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轻便式吊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