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检验台以及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807.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亿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新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检验 以及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标签检验台以及检测机。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是以纸张、薄膜或其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过程制成标签,具有不同刷胶、不用浆糊、不用蘸水、无污染、节省贴标时间等优点。
在不干胶标签的印制过程中,会产生颜色偏差、烫金不良、分条不良、模切不良等质量问题,在标签的印刷以及后序加工过程中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多,同样的印刷条件但由于生产人员不同会造成生产效果不尽相同,尤其是最后的交货检测环节,不同的人对产品质量缺陷的理解不一样,同样的一个缺陷有的人能检测出来,而有的人可能就放行了,或者由于疲劳操作、操作时的心情等因素都会造成漏检或错检现象,使得产品交货质量不稳定。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4111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卷装标签产品检测机,利用电脑控制装置对标签进行检测,相比于人力检测标签质量而言,检测标准恒定,能够对标签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上述自动化产品检测机是将标签卷纸卷绕在进料辊上,经由检测台,向收料辊方向进给,当检测出标签质量问题时,将问题标签裁剪下来,但是,对问题标签进行裁剪时,通常工人手持标尺,沿着标尺的导向进行裁剪,在裁剪的同时,标签仍在向前进给,无法保证裁剪过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裁剪过程稳定性与准确性的标签检验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标签检验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在与标签的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标签的空间,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空间间距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料辊进给过来的标签经由台面向收料辊方向运动,当需要进行裁剪时,利用调节件调节夹持部的底部距离台面的间距,将夹持部调节至紧密抵接在台面上,当裁剪结束后,调节调节件将夹持部与台面相分离,使标签向收料辊方向继续进给,有助于提高裁剪过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的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上设有上夹板,所述固定柱在相对的表面在沿固定柱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设有在台面与上夹板之间运动的下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板沿着滑槽的导向进行运动,从而调节位于台面与上夹板间的位置,滑槽对下夹板的滑移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使滑移过程的导向性更强,准确地控制下夹板与台面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柱,所述上夹板上贯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夹板上贯穿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柱依次穿设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贴近台面上,所述螺柱在朝向台面的一端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柱在伸向第一通孔方向的一端设有将螺柱进行旋转以使下夹板沿着滑槽的导向进行滑移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手轮,驱动螺母沿着螺柱的导向进行运动,进而带动下夹板沿着滑槽的导向进行滑移,当需要裁剪时,旋转手轮至下夹板紧密抵接在标签上,采用手轮控制螺柱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操控性较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板在靠近两端的方向上设有向上夹板方向延伸的导柱,所述上夹板上设有用于供导柱穿设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与圆孔配合,对下夹板靠近或者远离上夹板的过程起到较强的导向与指引作用,有助于提高滑移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柱在沿导柱的柱体的圆周方向上套设有橡胶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板沿着导柱的导向向上夹板方向进行运动,导柱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会发生摩擦,长时间使用会发生磨损,橡胶耐磨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减少对导柱的柱体在圆周方向的磨损,从而延长导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面上设有方便对标签进行裁剪的标识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出标签上具有缺陷时,根据标签的尺寸进行裁剪,按照标识纹的指向,有助于进行快速地裁剪,从而进一步提高裁剪过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纹包括垂直于标签进给方向的第一切痕以及斜向设置的第二切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新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新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全密封供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品光控调偏仪远程精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