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607.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招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辛鸿飞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质合金工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头钻头。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硬质合金广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双头钻头、刨刀、双头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现有钻头一般为单头工作,占用放置空间,刀具使用率降低,适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钻头单头工作,占用放置空间,刀具使用率降低,使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可工作,不占用放置空间,刀具使用率提高,适用性高的双头钻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包括双头钻头本体及钻头套,所述钻头套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配套设置,所述钻头套可拆装设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两端,所述双头钻头本体包括钻头,所述钻头设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两端,所述钻头套包括钻头固定卡扣,所述钻头固定卡扣设于所述钻头套的相对内部,且与所述钻头配合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钻头包括卡扣孔及导屑槽,所述卡扣孔设于所述导屑槽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钻头套还包括槽体旋转螺纹及软质保护体,所述槽体旋转螺纹与所述导屑槽配合设置,所述软质保护体设于所述槽体旋转螺纹边缘及所述钻头套相对内部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钻头为硬质合金材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钻头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钻头套及双头钻头本体的设置,可双头使用钻头,提高工具使用率,提高适用性,双头可工作,不占用放置空间,刀具使用率提高,适用性高。所述槽体旋转螺纹与所述导屑槽配合设置,可通过旋转的方式,使所述钻头套旋转入所述钻头,且钻头套与所述钻头之间紧密对接,再通过所述卡扣孔及钻头固定卡扣将两者之间扣紧,避免两者之间松动。所述软质保护体可保护导屑槽及钻头,避免将所述钻头套旋转入所述钻头时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双头钻头的钻头套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钻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双头钻头的钻头套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双头钻头1包括双头钻头本体11及钻头套12。所述钻头套12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11配套设置。所述钻头套12可拆装设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11两端。
所述双头钻头本体11包括钻头111。所述钻头111设于所述双头钻头本体11两端。所述钻头套12包括钻头固定卡扣121。所述钻头固定卡扣121设于所述钻头套12的相对内部,且与所述钻头111配合设置。
所述钻头111为硬质合金材质,包括卡扣孔1111及导屑槽1112。所述卡扣孔1111设于所述导屑槽1112侧部。
所述钻头套12还包括槽体旋转螺纹122及软质保护体123。所述槽体旋转螺纹122与所述导屑槽1112配合设置,所述软质保护体13设于所述槽体旋转螺纹122边缘及所述钻头套12相对内部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钻头1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三鑫硬质合金生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手机电池散热及续航的手机外壳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后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