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0274.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元 |
主分类号: | B60N2/58 | 分类号: | B60N2/58;D04B1/10;D04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座椅套,一般采用缝裁的方式制作。具体是根据汽车座椅的尺寸,裁剪各部分的尺寸,然后缝合起来,构成汽车座椅套。
采用该方式制作的座椅套,裁剪布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裁剪下的布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采用缝合的方式制作汽车座椅套,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而且制作好的汽车座椅套因为人工缝制的原因,质量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套,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编织而成,该汽车座椅质量可靠,节约布料,编织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部、靠背部和座垫部;
所述头枕部包括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连接,且下部开口处收紧;
所述靠背包括靠连接的靠背前片和靠背后片,所述靠背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引返编织又被称为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
所述座垫部包括连接的座垫前片和座垫裙部,所述座垫裙部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侧边通过引返编织和调整编织密度的方法编织。
有益效果:立体编织织法是利用针织横机,以提花为基本组织,通过在编织过程中增加浮线的编织方式,增加织物的厚度或凹凸感.同时通过引返(也叫铲针)的收针方式,让织物本身有立体的弧度。
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座椅套,大量减少了人工缝纫环节,要厚的地方厚,要薄的地方薄,需要单面的地方单面编织,需要双面的部位双面,颜色花样丰富,一体编织成型,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
进一步,所述头枕前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织造而成,该头枕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
所述头枕后片与所述头枕前片缝合;所述头枕后片底部设置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
所述头枕前片和头枕后片采用立体编织织法整体编造,所述头枕部的下部开口通过松紧带或螺纹织法收紧。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头枕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一体编织,或者编织好头枕前片后缝制头枕后片,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
进一步,所述靠背后片与所述靠背前片一体编织而成,或缝合在一起;
所述靠背后片的底部采用松紧带织造或采用罗纹织法,用于将所述靠背后片的底部收紧。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靠背采用立体编织织法一体编织,或者编靠背前片后缝制靠背后片,节约布料,自动化程度高,编织效率高,质量可靠。
进一步,所述座垫裙部的底部边缘为用于收紧的松紧带或采用螺纹织法收紧。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松紧带可以缝制或者与座垫裙部一体编织松紧带,或采用高密度的罗纹织法收紧。
进一步,所述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用于固定汽车座椅套。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利用针织横机编织连接片,连接片连接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三者一体性织造,有两种做法:连接片选择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比较薄且弹性好的组织,中间部分利用前后针板织不同长度织出鼓包效果。可以在安装座椅套时将鼓包位置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连接片选择靠背前片和座垫前片比较薄且弹性好的组织,在安装时可以选用pvc管或者泡沫管塞入座椅靠背和座部缝隙中固定。
进一步,所述靠背部和座垫部采用双面和单面混合的方法编织出凹凸不平的表面。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编织的汽车座椅套,采用双面和单面混合的方法编织,或利用浮线产生凹凸的编织方式,编织出凹凸不平的表面,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能够增大与车座椅的贴合以及与人体的贴合,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汽车座椅套的背面通过丝网印或滴塑的方式设置防滑涂层。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座椅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人体移动而偏移,使用安全。
进一步,所述防滑涂层的材料为硅胶、天然橡胶、耐磨橡胶或环保橡胶。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防滑涂层不限于上述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他防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汽车座椅套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汽车座椅套的示意图;
图3为单面织法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元,未经姚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0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真空紫外光清洗及活化材料表面的装置
- 下一篇:基于环境温度的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