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管机的剪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8477.4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任庆伟;王智;贾清华;佟飞;王亚鹏;陈绍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管机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中的理管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管机的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厂络筒机上的纱管在其上的纱线被抽完后,会将没有纱线的光纱管排出去,经络筒机下部的运管皮带运走,进入后续的理管机中,经理管机处理后,按不同颜色分别装入不同的框内,且大小头一致。使用理管机自动理管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实际上络筒机经常会将带纱线纱管误排出去,这些纱管掉出络筒机时有的纱管上的线还缠在络筒机上,纱管随着运管皮带往前走的时候就会形成长拖纱,有的纱管会带有一定长度的拖纱掉出络筒机,如果这种带拖纱纱管进入理管机,就会给理管机的运行带来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带拖纱纱管进入理管机前将拖纱剪断。
发明内容
为了使上述所说的误排出去的带纱线纱管在进入理管机时,不影响理管机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管机的剪线装置,通过其能够将纱管上的拖纱剪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理管机的剪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装置包括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和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
所述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位于络筒机运管皮带的输入端,所述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包括刀片,所述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利用所述刀片剪断纱管上的长拖纱;
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位于络筒机运管皮带的输出端下方,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包括定刀片、动刀片,所述定刀片固定设置,所述动刀片压装在所述定刀片上,通过所述动刀片相对所述定刀片做往复运动,剪断纱管上的短拖纱。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前端叉形板和刀片压板,所述前端叉形板具有一个V形口,所述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通过所述刀片压板将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前端叉形板V形口的底部,并且所述刀片压板下端露出所述刀片的刃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叉形板的V形口为90度的V形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连杆、偏心块、电机;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偏心块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动刀片相连,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所述连杆能够带动所述动刀片相对所述定刀片做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后端叉形板,所述后端叉形板包括叉形折弯板、中间焊接圆柱、电机安装板,所述叉形折弯板顶端具有叉形口,所述中间焊接圆柱固定在所述叉形折弯板的叉形口下方,所述中间焊接圆柱具有螺柱,所述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后端叉形板的前端;
所述定刀片和所述动刀片安装在所述中间焊接圆柱上,所述定刀片与所述叉形折弯板固定设置,所述动刀片可围绕所述中间焊接圆柱旋转,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叉形板还包括两个圆柱,所述两个圆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叉形折弯板叉形口顶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挡线板,所述挡线板安装在所述中间焊接圆柱上,压装在所述动刀片上,所述挡线板和所述动刀片与所述连杆相连;
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所述连杆能够带动所述动刀片和挡线板围绕所述中间焊接圆柱做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弹簧和锁紧螺母,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挡线板上面,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中间焊接圆柱的螺柱端部,用以压缩所述弹簧,同时压紧所述定刀片、所述动刀片及所述挡线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轴套,所述连杆一端具有连杆圆孔,所述偏心块上具有小轴,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连杆圆孔内,所述偏心块的小轴插入所述轴套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将所述连杆及所述轴套限制在所述偏心块的小轴上,只留有预定的窜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能有效剪断拖纱,使进入理管机的拖纱长度不高于20cm,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成本低,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理管机的剪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长拖纱剪线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端短拖纱剪线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端叉形板2.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8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中药渣制备脚气治疗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压显示装置及负压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