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902.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包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宗义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煤矸石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
背景技术
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的理念后,多种规格的透水砖应运而生。“透水砖”的使用功能有二:其一必须是砖,具有承载和装饰地面的作用;其二是必须具有透水功能,有降水时,可透水以涵养土层。
现在通行的技术是用无砂水泥将粗粒料粘合在一起制成砖,这样制成的砖由于砖体的孔隙较大,以达到透水的目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城市街道在降雨时产生的表面径流都会有泥沙及杂物,在透水中,砖体的孔隙很快被堵死,从而失去透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采用煤矸石制成,砖体的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为非贯穿的直圆柱孔,直圆柱孔的底部留有1mm的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孔的数量设置为每平方米的面积中至少有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孔的直径为1.5-2.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盲孔内填充有直径0.5-0.8cm的粗颗粒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彻底改变原透水砖使用期短、透水率低的缺点;便于维修,当在使用中透水率降低时可采取更换圆孔中石屑的做法,迅速恢复透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煤矸石透水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采用煤矸石制成,砖体1的表面设有盲孔2,所述盲孔2为非贯穿的直圆柱孔,直圆柱孔的底部留有1mm的砖层,盲孔2为非贯穿孔的目的是防止砂浆冒出,减少砂浆的浪费,在铺设完成后再将盲孔2打通,并向打通后的盲孔内填充入粗颗粒。
所述盲孔2的数量设置为每平方米的面积中至少有一个。
所述盲孔2的直径为1.5-2.0cm。
所述盲孔2内填充有直径0.5-0.8cm的石屑或其他材质的粗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根据每平方米的面积中至少有一个盲孔2的要求铺设砖体1,铺设完成后,使用电钻将盲孔2打通,然后向盲孔2内填充直径0.5-0.8cm的石屑或其他材质的粗颗粒,使用若干年后,要恢复透水率,可更换盲孔2中的石屑,而不必更换砖体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宗义,未经包宗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