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内新式接触网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6542.X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6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雷小波;史超美;白朝能;陈秀霞;王震鹏;白光玉;侯矢;周丽洁;陈修涛;崔天翔;兰正新;袁亚安;郭红星;杨海波;何鹏飞;曹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新式 接触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新式接触网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截止2013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0.31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达5.58万公里,电化率54.1%,仍有近一半的铁路仍然在使用内燃机车牵引。电气化铁路是一种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工具,和使用的内燃机车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技术、经济、环保上的优越性。
因此对内燃机车牵引的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是我国铁路技术发展进步的大势所趋,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电气化铁路的关键设备是接触网,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主要包含接触线和承力索。为保证电力机车能正常、安全运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16)中对接触线距轨面的最小、最大高度有具体要求。但是部分非电气化铁路由于新建年代早,早期技术标准低,受限于当时技术、资金等条件的约束,造成一些隧道净空较低,目前隧道内接触网悬挂装置均对空间要求标准较高,给铁路电气化改造带来很大的难题。
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隧道内新型接触网悬挂装置,最大限度的减小接触网在隧道内安装的空间要求,确保在低净空隧道内接触网导线安装高度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空气绝缘安全间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新式接触网悬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内接触网悬挂安装空间要求高,不能适用低净空隧道内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内新式接触网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辐射状布置的四个绝缘子串,均向汇聚处下倾;
每个绝缘子串的上端各自固定于隧道顶部,四个绝缘子串的下端共同固定于一块连接固定板,连接固定板顶面通过承力索座固定于承力索。
绝缘子串的上端铰接于悬挂底座并通过悬挂底座固定于隧道顶部。
连接固定板四角向下弯折,形成绝缘子串的下端的固定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节省隧道内接触网悬挂安装空间,改善接触网导线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构成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构成俯视图。
图中,1.绝缘子串,2.连接固定板,3.悬挂底座,4.承力索座,5.承力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隧道内新式接触网悬挂装置,包括辐射状布置的四个绝缘子串1,均向汇聚处下倾。
每个绝缘子串1的上端铰接于悬挂底座3并通过悬挂底座3固定于隧道顶部。四个绝缘子串1的下端共同固定于一块连接固定板2,连接固定板2四角向下弯折,形成绝缘子串1的下端的固定面。连接固定板2顶面通过承力索座4固定于承力索5。
这种悬挂结构方式通过四个斜交点的连接极大节省了悬挂的安装空间,最终可使承力索对洞顶的距离减到最低,相应的使接触线导高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6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