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吉他双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771.X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武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武孟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城中街道高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吉他 双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及制作吉他的板材,是一种吉他双音板。
背景技术
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也称为六弦琴。其面板与背板都是平的,琴腰部一般无角而往里凹;琴颈宽长,指板上有弦枕并装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属制的横格,把琴弦划分为许多半音。通过拨动上面一根根的琴弦发出声音,即弹奏时用一只手拨动琴弦,另一只手的手指抵在指板上,后者是覆盖在琴颈上的金属小条,弹奏出来的声音会通过吉他的共鸣箱得到增强。现有一些吉他对音板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320607665.X,授权公告日2014.03.12,实用新型名称“实木芯复合吉它音板”;该吉它音板包括实木芯板、粘合于实木芯板上表面的表板和粘合于实木芯板下表面的底板,所述实木芯板由两块以上厚度一致的实木板拼接而成,所述表板由两片木皮对称拼接而成,所述底板由两片以上厚度一致的木皮拼接而成,所述表板与底板厚度相等,从而通过由实木芯板、表板、底板构成的三层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实木吉他音板。但现有吉他中采用双层音板结构的较少,双层音板是一种采用环形的木板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声音过滤的通透性,使声音变得更加干净,更通透,更圆润,声音更纯净,在钢琴、琵琶、柳琴等乐器中已有使用。同时,现有同类产品中采用软木制作整板的双音板也较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吉他双音板,使其解决同类吉他产品在弹奏时音色音质的通透性不够,音色音质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吉他双音板,该吉他双音板的吉他包括共鸣箱、琴颈、指板、琴头、琴弦、弦钮、上枕、品格和品丝,共鸣箱设有侧板、底板和面板,面板设有音孔、琴码和下枕;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面板和/或底板为双音板,所述双音板为双音软木板,底板与面板之间的周面通过回线粘合构成共鸣箱,共鸣箱内粘合处的琴头和琴尾分别设有头板和尾板,面板和底板的共鸣箱侧面设有力木,力木的两端分别与共鸣箱的回线相抵,面板的弧度为8700mm,底板的弧度为4200mm。制作上述双音软木板的所需木材为软木,通过上述作为双音板的软木结构,能够提高音板的柔性,提高音板的共振性能,使得吉他能够共振相对较长的时间,使音色会更好,更通透。
所述双音板包括第一层音板和第二层音板,第一层音板和第二层音板为所述双音软木板,第一层音板与第二层音板之间的周面通过边木粘合构成内腔室,内腔室的粘合处设有榫块,第一层音板和第二层音板的内侧面分别设有肋木,交叉设置的肋木通过背柱榫合,肋木和背柱的两端分别与内腔室的边木相抵。上述制作工艺和结构较为复杂,但使音质和音色效果进一步提高。
所述双音软木板为实木板,实木板的表面涂有含3%-5%石墨烯成分的环氧树脂层。实木板的表面涂有含3%-5%石墨烯成分的环氧树脂层,通过真空吸附高温高压制成;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制得含石墨烯成分的环氧树脂层实木作为双音板使用,具有共振板的功能,同时增强肋木或力木的强度,且石墨烯成分能降低粉尘的吸附和累积。
所述双音软木板为实木芯音板,实木芯音板为整张木片,上音板表面、实木芯音板、下音板表面依次粘合而成,实木芯音板的上音板表面和下音板表面为实木薄板。上音板表面和下音板表面为传导音色作用。
所述双音软木板为实木芯复合音板,实木芯复合音板包括实木芯板、上表皮板和下表皮板,上表皮板、实木芯板、下表皮板依次粘合而成,上表皮板和下表皮板为含3%-5%石墨烯成分的复合薄板。上表皮板和下表皮板为传导音色作用的同时,石墨烯成分能降低粉尘的吸附和累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作工艺精湛,音色音质效果好;其适合作为吉他双音板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琴弦、琴码、下枕和上枕。
图2是本实用新的双层音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的共鸣箱中面板采用双层音板结构部分爆炸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吉他,101、面板,102、底板,100、双音板,200、第一层音板,300、第二层音板,400、边木,500、头板,600、肋木,700、尾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武孟,未经蒋武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具用容器盖的防逆转结构
- 下一篇:吸塑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