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白鼠用安全灌胃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563.X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罗杰;杨帆;崔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43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白鼠 安全 灌胃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实验用灌胃针领域,涉及一种小白鼠用安全灌胃针。
背景技术
小白鼠是重要的实验动物,灌胃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而灌胃针是灌药给药的必备工具。目前市场上的小白鼠灌胃针有9号、12号、16号等不同型号,材质包括不锈钢、铜头、锡头、水滴状针头等,其材质均为较硬的金属材料,但由于是金属材料针头,灌胃针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食道受损,甚至食道破裂。其次,还容易将药物灌入肺,导致试验动物死亡,影响试验进程。另外,目前市售灌胃针头操作较不便,使用手感较差。在新手使用金属材料灌胃针头时,更易发生小白鼠食道受损或药物入肺等的情况,需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灌胃技术。但是目前新的研究人员均是第一次操作灌胃技术,有的操作者太担心损伤试验动物,不能准确的将药物灌入胃;有的动物比较粗暴,稍有不慎将导致大量试验动物死亡,导致实验动物浪费,严重影响了试验进程,也不利用于动物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白鼠用安全灌胃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白鼠用安全灌胃针,包括硬管组件及软管,硬管组件包括与针筒相配合的针柄,针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位于针筒内部,针筒端部与针管连接,针管在靠近针筒处设有球形的软管卡位,软管套在针管的外部。
所述针管长1~1.5cm。
所述软管卡位为椭球形,直径为针管的3-5倍。
所述软管长为1.5~2cm。
所述软管比针管长0.5cm。
所述软管一端为增厚的卡紧部位,中间为直管部位,另一端为尖端部位。
所述软管的卡紧部位、直管部位及尖端部位外表光滑,尖端部位为半圆状。
所述软管的卡紧部位厚为1~2mm,直管部位及尖端部位厚度为0.5~0.6mm。
所述针筒12上标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硬管组件上套入软管,可以避免灌胃过程中小白鼠食道损伤、食道破裂及减少药物误灌入肺中。因其针管较短,容易进针,不会引起小白鼠过度挣扎,极大的减少新手或不熟练时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动物死亡,以让新人准确的将药物灌入小白鼠胃中,让新手尽快掌握小白鼠灌胃技术。提升高了试验的安全性及试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硬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硬管组件,2-软管,11-针柄,12-针筒,13-软管卡位,14-针管,21-卡紧部位,22-直管部位,23-尖端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小白鼠用安全灌胃针,包括硬管组件1及软管2,硬管组件1包括与针筒12相配合的针柄11,针柄11一端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位于针筒12内部,针筒12端部与针管14连接,针管14在靠近针筒12处设有球形的软管卡位13,软管2套在针管14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在用于小白鼠灌胃时,先将软管2套在硬管组件1的针管14上,使软管2的卡紧部位21固定套在椭球型结构的软管卡位13上,再软管2一端放入药瓶内,拉动针柄11,同时观看针筒12上的刻度,把药瓶中的药水按要求抽到针筒12内。然后用手轻轻捏住小白鼠的头部,顺着小白鼠嘴角进针,轻轻转动安全灌胃针顺着水平方向进入,推动针柄11将针筒12内的药水注射到小白鼠的胃部。本实用新型的软管2外表光滑,线型流畅,与小白鼠接触的部位均为软胶状,能减少小白鼠的不适感,减少小白鼠的排斥反应,同时不会伤害小白鼠的食道,不会发生药物误入肺等的情况。经过用户的试用,反映较好,因操作简便,灌胃成功率高,可以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试验研究过程的药物灌胃,非常适合新手使用。
经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长期使用证明,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优势明显,灌胃效率显著提升,因其较短,容易进针,软管2部位光滑,柔软不会引起小白鼠过度挣扎,极大的减少新手或不熟练时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动物死亡,提升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所述针管14长1~1.5cm。
所述软管卡位13为椭球型,直径为针管14的3-5倍,以使软管2能更紧的卡在针管14上,不易滑脱。
所述软管2长为1.5~2cm。
所述软管2比针管14长0.5cm,以使针管14端部不直接与小白鼠接触,减少硬管组件1对小白鼠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吹尘气路的电主轴气缸
- 下一篇:一种平移液压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