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模布与碳纤维纱进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5051.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施刘生;张可可;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L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碳纤维 纱进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布与碳纤维纱进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制备碳纤维板工艺过程中,需要将碳纤维纱线与脱模布成型在一体,在进入拉挤成型设备前需要对碳纤维纱线和脱模布进行输送,现有技术中,碳纤维纱线和脱模布分别采用两台输送机构,这对设备数量提出了要求,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布与碳纤维纱进模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模布与碳纤维纱进模机构,包括用于输送碳纤维纱线的碳纤维纱输送单元、用于输送两块脱模布的脱模布输送单元,所述的碳纤维纱输送单元包括穿纱板,所述的脱模布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辊部件、第二输送辊部件,所述的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在输送方向上前后分布,并通过多节连接套管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套管与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能够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穿纱板包括板体、开设在所述的板体上供碳纤维纱线穿过的多个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穿纱板包括第一穿纱板、第二穿纱板,所述的第一穿纱板的孔为圆形孔,所述的第二穿纱板的孔为条形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穿纱板、第二穿纱板分别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穿纱板、第二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第二穿纱板、第一穿纱板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依次前后分布,并通过多节所述的连接套管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输送辊部件包括第一输送辊,所述的第一输送辊位于所述的穿纱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输送辊部件包括第二上输送辊、第二下输送辊,所述的第二上输送辊位于所述的穿纱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二下输送辊位于所述的穿纱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进模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输送辊部件上方的上辅助辊,位于所述的第二输送辊下方的下辅助辊。
优选地,所述的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分别开设有一组供所述的连接套管穿过的口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脱模布及碳纤维纱线的通过一台机构同时传送进入拉挤成型机构,其结构简单,部件分布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其中:1a、第一穿纱板;1b、第二穿纱板;10、板体;11、圆形孔;12、条形孔;20、第一输送辊部件;200、第一输送辊;21、第二输送辊部件;210、第二上输送辊;211、第二下输送辊;3、连接套管;40、上辅助辊;41、下辅助辊;5、碳纤维纱线;6、脱模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脱模布与碳纤维纱进模机构,包括用于输送碳纤维纱线的碳纤维纱输送单元、用于输送两块脱模布的脱模布输送单元。其中:碳纤维纱输送单元包括穿纱板,脱模布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辊部件20、第二输送辊部件21,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20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21在输送方向上前后分布,并通过多节连接套管3连接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穿纱板包括板体10、开设在板体10上供碳纤维纱线穿过的多个孔,孔具体包括圆形孔11、条形孔12,设置圆形孔11的穿纱板为第一穿纱板1a,设置条形孔12的穿纱板为第二穿纱板1b,第一穿纱板1a、第二穿纱板1b分别设置有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辊部件20包括第一输送辊200,第一输送辊200位于穿纱板的上方。第二输送辊部件21包括第二上输送辊210、第二下输送辊211,第二上输送辊210位于穿纱板的上方,第二下输送辊211位于穿纱板的下方。
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20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21分别开设有一组供连接套管3穿过的口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穿纱板1a、第二穿纱板1b、第一输送辊部件20、第二穿纱板1b、第一穿纱板1a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21依次前后分布,并通过多节连接套管3连接成一体。连接套管3与穿纱板、第一输送辊部件20以及第二输送辊部件21能够拆卸的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增减部件或者增加、减少部件之间的距离。
此外,进模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输送辊部件20上方的上辅助辊40,位于第二输送辊下方21的下辅助辊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5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模具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