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4325.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杨高杰;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32 | 分类号: | B28C5/32;B28C5/30;B28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结料,把砂、石等骨料,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机搅拌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搅拌罐主要用于将胶结料和骨料进行搅拌治成混凝土,搅拌罐是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装备,是混凝土生产的必经环节,实际运用中,混凝土搅拌机大多采用一次搅拌,搅拌不均匀,速度慢。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471593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内外双螺旋搅拌装置,包括内螺旋搅拌系统和外螺旋搅拌系统,通过搅拌轴提供动力,在其上的第一段内螺旋搅拌叶片及第二段内螺旋搅拌叶片和第一段外螺旋搅拌叶片和第二段外螺旋搅拌叶片相互作用下提高搅拌效率。
上述专利中内螺旋搅拌系统和外螺旋搅拌系统之间有间隙,同时又是同向转动,内螺旋搅拌叶片和外螺旋搅拌叶片工作时搅拌状态和效果并不会因为搅拌叶片尺寸的变化而提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混凝土搅拌装置搅拌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快搅拌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电机,所述机座上同轴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所述内搅拌筒以自身轴心线为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内搅拌筒内部,以及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之间形成搅拌腔,所述内搅拌筒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原料进料口;
所述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有一伸入至内搅拌筒内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与所述内搅拌筒同轴设置,所述动力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段上设置有若干螺旋板,所述动力轴靠近所述电机的一段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内搅拌筒与所述动力轴呈反向转动的变向组件;
所述内搅拌筒内位于所述动力轴及内搅拌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呈倒漏斗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边缘与所述内搅拌筒的内壁以及所述动力轴的外壁均呈密封连接,所述内搅拌筒的内壁上靠近所述保护罩且朝向所述进料口一侧的位置绕其轴向设置有若干出料口,所述外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的卸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输出动力,电机的转轴带动动力轴上的螺旋板转动,变向组件使得内搅拌筒和动力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即螺旋板与内搅拌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内外相反的转动加快了搅拌速度,同时提高了搅拌效率,搅拌后的混凝土从出料口进入到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之间继续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变向组件包括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的齿圈外壁与所述内搅拌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轴同轴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太阳轮与所述齿圈之间齿轮啮合设置有用于传动的第一行星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应用行星架的工作原理,可以顺利地实现动力轴与内搅拌筒的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搅拌筒上呈上下活动设置有用于搅拌内搅拌筒内侧以及外侧的联动搅拌组件,所述联动搅拌组件包括内混流板,所述内混流板设置在所述内搅拌筒的内壁靠近所述螺旋板的一段上,所述内混流板朝向所述螺旋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搅拌筒的外壁上远离所述内混流板一段设置有外混流板;所述内混流板与外混流板通过活动套设于所述内搅拌筒内壁中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混流板、外混流板以及连接杆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联动搅拌组件可以在内搅拌筒上呈上下滑动,对内搅拌筒的内侧与外侧的混凝土都进行搅拌,由于螺旋板的转动带动内混流板的上下运动,在内搅拌筒内外使得搅拌效果更理想。
进一步的,所述内搅拌筒的内壁内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连接杆的放置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或底部与所述连接槽的顶壁或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内混流板与外混流板能够实现循环的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筒以自身的轴心线为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座上且内壁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反向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到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之间的混凝土能够进一步的搅拌,使得混凝土从卸料口排出之前搅拌的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4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硅基金属陶瓷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