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3111.8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田华明;章小梅;王鼎;王传刚;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422 总线 故障 注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521095582.2公开了一种多种总线故障注入系统,包括一背板,背板上的VME64总线连接着一CPU板、一1553故障注入板、四块RS232/422/485/ARINC429故障注入板、一CAN故障注入板。CPU板连有一用于实现本故障注入系统与上位机连接的以太网接口和一用于调试用的串口;1553B故障注入板上有5个短截线连接器;剩余其他5块故障注入板各包含一SMA座和2个DB9接口。该实用新型集成了1553B、RS232/422/485、CAN、ARINC429这6种总线为一体的故障注入板卡,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差错注入,不需要配合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一起使用便可以直观地看到通信过程中的总线波形。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1、通讯线与该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口连接后,容易分离,实用性差;2、故障种类和类型很多,有些故障又比较复杂,不容易模拟出所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的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包括注入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内置有专用测试软件的计算机主机,所述注入设备本体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故障注入功能板,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与所述故障注入功能板电性连接的触摸屏,所述故障注入功能板上嵌入有FPGA芯片,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两个RS422接口、故障注入接口、主机连接接口,所述RS422接口、故障注入接口和主机连接接口均与所述故障注入功能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机连接接口与所述计算机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多个通讯线卡件;所述通讯线卡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外壁的侧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的两根连接柱、可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可滑动座,所述连接柱的端头位于所述可滑动座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所述可滑动座的内壁通过至少两个弹性装置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侧板、固定板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一通讯线放置槽;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外壁的第一圆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圆形板上的容纳筒体、固定在所述容纳筒体端头的盖板、与所述可滑动座连接的第二圆形板,所述容纳筒体内滑动设置有一分隔板,所述第二圆形板上固定有穿过盖板并与所述分隔板连接的活动柱,所述第一圆形板上固定有多根穿过所述分隔板并与所述盖板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位于所述盖板和分隔板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柱上位于所述第一圆形板和分隔板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上述的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其中所述通讯线放置槽内固定有一层具有弹性的垫层。
优选地,上述的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其中所述垫层内加入有一层加固层。
优选地,上述的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其中所述加固层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嵌入到所述垫层内的连接凸起。
优选地,上述的RS422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其中所述垫层为橡皮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主机为可编程器件,能够模拟出各式各样的总线接口故障,从而全面测试软硬件平台总线接口的功能和性能;通讯线卡件可以将通讯线固定,避免了通讯线与接口连接后脱离,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实用;将通讯线置于通讯线放置槽内,然后锁紧锁紧螺母,即可实现通讯线的固定,使用起来方便;弹性装置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了夹紧力过大时造成通讯线绝缘皮破损;连接柱上位于盖板和分隔板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连接柱上位于第一圆形板和分隔板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这样设计使得弹性装置的弹性性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通讯线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外壳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3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主机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物流车用多功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