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卡扣结构及新型超薄LED吸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578.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焦向辉;朱振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宜美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17/12;F21V17/16;F21V19/00;F21V23/02;F21V29/85;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 代理人: | 王路丰 |
地址: | 2153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结构 新型 超薄 led 吸顶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卡扣结构及新型超薄LED吸顶灯。
背景技术
LED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光色纯、高亮度、环保低碳等优点,因此,在照明灯具领域中,LED灯具的应用非常普遍,例如,LED筒灯、LED吸顶灯等等,这类产品的灯具通常被应用于办公室、会议室、商场及其一些民用家居照明。
目前,市面上的LED吸顶灯通常是采用暗藏式的旋转锁扣将吸顶灯的吸顶外壳固定在天花板上,因此需在吸顶外壳与天花板之间需预留至少一个手指乃至更宽的间隙,由于间隙的存在,从而无法做到超薄吸顶的效果,同时吸顶外壳与天花板之间的间隙也影响整个吸顶灯安装的美观;另外,市面上的LED吸顶灯通常是在传统吸顶灯的基础上改良开发的产品,具有诸多的缺陷:由于LED发光芯片在发光时,会产生热量,而LED发光芯片持续工作后,LED灯体热量大,且集中在灯体内,由于温度高的原因,从而影响整个灯具的使用寿命,为了将热量散发,通常在灯体内设置一用于传导热量至外部的散热件,将LED灯芯安装在散热件上,通过散热件吸收并传递热量至灯体的外部,这种散热件的材质多以热传导性能好的金属材质为主,例如铝或铝合金等,但是金属材质的散热件的重量大,造价高,绝缘性差,运输和安装使用都不方便;同时,由于金属材质的导电性,现有的这种LED灯具,其电源通常采用成本高的隔离式电源,或者在使用非隔离式电源时,为满足电源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防止产生电火花等隐患问题,需设置空间较大的爬电距离和另外增加绝缘部件进行绝缘处理,在组装后,LED吸顶灯的厚度较厚,绝缘部件的增加,导致灯具的零部件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电源与灯内的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近,导致与电源相邻的零部件温度集中,降低了该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LED吸顶灯的整体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卡扣结构及新型超薄LED吸顶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顶外壳与安装支架采用锁扣进行安装固定导致吸顶灯的吸顶外壳与天花板之间具有较宽的缝隙,无法达到超薄吸顶效果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卡扣结构,该灯具卡扣结构包括两端均开设有卡槽的卡扣本体、与所述卡槽相匹配连接的凸台,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卡扣本体两端的侧边,且一端贯穿所述卡扣本体的侧壁、另一端向所述卡扣本体的横向延伸,所述卡槽呈水平旋转对称设置,所述卡槽的侧壁上设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的根部固定与所述卡槽的开口端,所述弹性卡片的尖部背向所述卡槽的开口端方向迂回延伸,所述凸台卡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弹性卡片的尖部抵住在所述凸台的侧边边缘。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卡片为两片,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超薄LED吸顶灯,包括上述所述的灯具卡扣结构、吸顶外壳、LED光源组件、电源组件、后盖、安装支架,后盖可拆卸的盖设在所述吸顶外壳的背面,所述LED光源组件、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吸顶外壳和所述后盖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电源组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后盖的内侧通过导线与所述LED光源组件连接,所述LED光源组件的LED灯板设置于所述吸顶外壳的内侧,所述吸顶外壳底部开设有用于透光的照明口部,所述吸顶外壳或吸顶外壳、后盖由导热塑料制成,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灯具卡扣结构与所述吸顶外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为所述卡扣本体,其两端水平旋转对称的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吸顶外壳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所述凸台,所述吸顶外壳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水平旋转,所述凸台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面板上设置有旋转对称的葫芦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非隔离式电源、LED驱动,所述非隔离式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非隔离式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LED驱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ED驱动的输出端与所述LED灯板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还包括扩散板、导光板,所述扩散板、导光板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吸顶外壳底部与所述LED灯板之间,所述扩散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吸顶外壳底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射纸,所述LED灯板通过导热胶带粘贴在所述吸顶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导光板的侧壁与所述LED灯板贴触,所述反射纸贴附在所述导光板的上端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宜美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宜美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