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510.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膜装置,属于锂电池制造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和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g,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Mylar(迈拉),指的是一种表面平整、透明和柔韧的聚酯类高分子物,在包装、打印和柔性电子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用Mylar对电芯进行包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现有的电芯包膜机,采用圆盘机构,该机构运动过程过于复杂,尤其重量较大的电芯,机构高速运行产生的大惯量就对机构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另外电芯侧边贴胶机构太过于宠大,而且需要胶带原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避免大质量电芯惯性过大,提高设备寿命的包膜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膜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下表面固设直线输送机构,所述直线输送机构的移动端固设用于放置电芯和Mylar膜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设有将Mylar膜覆盖于电芯表面的盖膜机构,所述直线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将Mylar膜收紧于电芯上表面的收紧机构,所述电芯上下两侧和前后两侧面设置有将Mylar膜焊接于电芯表面的焊接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导轨,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丝杆,丝杆上螺接有传动螺母且所述传动螺母固定于安装板,安装板与固定于机架上的导轨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输送机构为电缸。
作为优选,所述盖膜机构包括上侧盖膜机构和侧面盖膜机构,所述上侧盖膜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盖板,其中,所述第二气缸横向固定于安装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活塞杆端连接盖板,所述第三气缸活塞杆能将安装板上的Mylar膜推至电芯上表面,所述第二气缸能带动第三气缸所顶的Mylar膜覆盖于电芯上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电芯的前后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侧面盖膜机构,所述侧面盖膜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侧边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固设侧边挡板,所述第一气缸能将电芯下表面的Mylar膜覆盖于电芯前侧面或后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机构包括上表面收紧机构,所述上表面收紧机构包括第四气缸、伸板、第二电机、皮带、胶辊,其中,所述第四气缸固定于机架上表面,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固连伸板,伸板上前后横向转动安装有胶辊,所述伸板上固定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第一带轮,胶辊侧端固定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机构还包括侧面压紧机构,在电芯上表面前后两侧上方分别设置有侧面压紧机构,所述侧面压紧机构包括第六气缸、侧边压块,其中,所述第六气缸活塞杆端固连侧边压块,所述第六气缸能将电芯上表面的Mylar膜覆盖于电芯前侧面或后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焊接机构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其中,所述电芯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焊接机构,电芯的前侧和后侧表面分别设置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包括第五气缸、第一烫头,其中,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固连第一烫头,所述第一烫头能将Mylar膜焊接于电芯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第二焊接机构包括第七气缸、第二烫头,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端固连第二烫头,所述第二烫头能将Mylar膜焊接于电芯的前侧面或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消圆盘多工位操作,避免大质量电芯惯性过大,提高设备寿命,也取消电芯侧边贴胶机构,用烫边代替,结构精简,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规定以图1的左侧为左,以图1的右侧为右,以图1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后,以图1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