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渠污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2042.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渠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加大,水污染控制工程大规模上马,伴随着污水处理而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另外,随着雨、污水管道和泵站输水能力的提高,每天会有大量含有颗粒物、杂质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进入排水管道输送系统,须定期清捞,造成通沟污泥和泵站垃圾产量也随之显著增加。
管渠污泥是指排水管道养护中疏通清捞上来的沉积物。管道内的沉积物既有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人管道输送系统的颗粒物和杂质,也有道路降尘、垃圾以及一些建设工地排放的泥浆等。
目前管渠污泥主要通过污泥清捞后通过污泥运输车中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或与委托环卫车辆与渣土混合后外运处置。在整个外运及填埋处置过程中,污泥运输成本高,运输过程中恶臭、二次污染严重,简单填埋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同时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渠污泥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解决了管渠污泥的泥水分离,解决了管渠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细分化,可以有效降低管渠清理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促进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渠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储泥池,储泥池内通过自动抓斗机将污泥搬运至喂料仓,喂料仓的出泥口连接洗涤转鼓,洗涤转鼓前端通过第一螺旋挤出机连接第一集渣筐,洗涤转鼓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洗砂装置,洗砂装置底端通过第二螺旋挤出机连接第二集渣筐,洗砂装置侧边通过管道连接精细过滤装置,精细过滤装置出泥口连接第三集渣筐,精细过滤装置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水力旋流分离器及砂水分离器,水力旋流分离器及砂水分离器的出泥口连接第四集渣筐,水力旋流分离器及砂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斜板沉降池,斜板沉降池排水孔连接回用水池,回用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洗涤转鼓和洗砂装置,用于冲洗洗涤转鼓和洗砂装置。
其中,储泥池为半地下式,运输车将管渠污泥倾倒排入半地下管渠污泥储泥池,作为进料接受和储存作用。
其中,在自动抓斗机的作用下,管渠污泥喂入喂料仓,通过喂料仓内的运输螺杆,可将物料连续运输喂入洗涤转鼓,起平衡喂料作用。
其中,在洗涤转鼓内,物料受到匀化和软化处理,大于10mm的物料被洗涤排出,大于10mm的粗大物料受到静力脱水处理后,通过后续安装的第一螺旋挤出机进入第一集渣筐,第一螺旋挤出机在挤出的同时也对物料进行挤压作用,进一步降低物料的含水量。
其中,在洗砂装置中,砂、有机物和水共同组成的混合物(粒径<10 mm)通过管道直接流入洗涤转鼓之下的洗砂装置,通过装置内Coanda-附壁效应和其他物理学原理,矿化物质可以和有机物质相互分离。这些矿化物质(细砂/砾石/碎石)的粒径小于10mm,大于0.2mm,有机烧失含量低于5%,通过第二螺旋挤出机的挤出作用下排出到第二集渣筐,随后这些物质可以被回收利用或者作为建筑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
其中,洗砂分离过程中0.2mm以上的细砂被分离处理后,上部溢流液连同有机物作为液体通过DN300不锈钢管排入精细过滤装置深度过滤处理,精细过滤装置可将有机筛渣物质(1-10mm)分离出来,并通过纤维物料输出螺旋输送机压榨后送至第三集渣筐贮存并外运。
其中,中间水池为储存前工序分离后的污泥水。
其中,精细过滤装置出水中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物,进一步通过超细颗粒物分离水力旋流器(不含提升螺杆的非曝气平流沉砂池,处理能力20L/s)进行静沉,经水力旋流器将0.2mm以下的颗粒物质进一步固液分离,使大量无机的泥粉分离出来。水力旋流分离器排出的细砂进入砂水分离器进一步沉淀压榨,将细砂排出到第四集渣筐储存并外运。
其中,斜板沉降池中设置多块平行的斜板,水流从斜板沉降池底端进入,从斜板沉降池上端流出,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降池的处理能力,并且缩短了颗粒沉降的距离,缩短沉降时间,还增加了沉降池的沉降面积,提高处理效率。
其中,回用水池用于储存处理完成的滤液,用于洗涤转鼓和洗砂装置冲洗水,过量回用水排入周边市政污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阳昕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2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购物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键式网络购物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