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1345.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野;齐凌霄;郑效强;黄华林;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建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3115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电机 次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型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近年来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电机,其结构通常分为初级和次级两部分,次级包括磁轭和永磁体以及永磁体保护结构。由于永磁体具有较强的磁性,直线电机次级在使用中可能会吸附铁屑、灰尘等污物,需要有保护永磁体的结构。一般永磁体保护结构为不锈钢保护罩,有占用安装气隙、产生漏磁等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所述次级结构由磁轭、永磁体和环氧树脂保护结构组成,所述永磁体设置在磁轭一侧,所述环氧树脂保护结构与永磁体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保护结构包括一环氧树脂保护层和若干个环氧树脂保护块,这些环氧树脂保护块分别填充在永磁体的间隙上,所述环氧树脂保护层设置在永磁体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环氧树脂保护块都为矩形块,且厚度与永磁体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不锈钢保护罩,减少一个机械结构,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次级结构的体积,且制造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其由磁轭100、永磁体200和环氧树脂保护结构组成。
永磁体200设置在磁轭100一侧,永磁体200和磁轭100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就不加赘述。
环氧树脂保护结构,其与永磁体200相配合,其是用于保护永磁体200,防止永磁体200上吸附有铁屑、灰尘等污物,其具体包括一环氧树脂保护层310和若干个相同的环氧树脂保护块320。
环氧树脂保护块320分别填充在永磁体200的间隙上,环氧树脂保护块320用于防止铁屑、灰尘等污物吸附在永磁体200的间隙内。
环氧树脂保护块320具体为矩形块,且厚度与永磁体200的厚度相同,这些环氧树脂保护块320分别填充在永磁体200的间隙上,且使得永磁体200的顶端与环氧树脂保护块320的顶端位于统一水平线上,使得环氧树脂保护层310与永磁体200之间没有间隙,提高密封性。
环氧树脂保护层310,其设置在永磁体200的外表面,其可防止铁屑、灰尘等污物吸附在永磁体200的外表面上和对永磁体200进行保护。
另外,为了进一步对永磁体200进行保护,环氧树脂保护结构还包括左保护层330和右保护层340,左保护层330和右保护层340也都为环氧树脂层。
左保护层330具体固定在永磁体200的左侧面上,且其顶端与环氧树脂保护层310的一端固定为一体。
右保护层340具体固定在永磁体200的右侧面上,且其顶端与环氧树脂保护层310的另一端固定为一体。
这样,通过上述实施,本申请可对永磁体200进行全方面保护,使得铁屑、灰尘等污物完全不会吸附到永磁体200上,且还减少了不锈钢保护罩,大大减小了永磁体200的次级结构的体积和制造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建电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建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