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啮齿破骨辊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1260.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晖;贾伟;李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2C17/06 | 分类号: | A22C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啮齿 破骨辊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畜禽骨的加工生产,特别涉及一种仿生啮齿破骨辊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大约1200万吨的大量可食性畜禽骨,占世界产量的30%左右,折合约200万吨动物蛋白,可满足7,500万人的年蛋白需求。畜禽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对畜禽动物骨加工时,前期的破碎处理非常关键。破碎粒度大小对骨加工后道工序加工难度及出品率有很大影响。之前常用破骨机有几种,但均为延用其他非食品行业破碎机,针对需要处理牛骨、猪骨、羊骨及其不同部位的骨头时,由于形状和硬度均不相同,破骨时不能达到破碎均匀的目的。对于大型畜类的股骨肱骨,形状圆滑往往发生滑料、跑料情况。为使破碎完全,往往通过加大主动电机的功率,加强切刀的强度来实现破碎。但是,这样大功率电机在破碎相对较小和硬度较小的骨头时能耗就加大,高硬度的刀具在碰到类似牛腿骨高硬度的骨头则容易损伤,破损的刀头小块又会对其他刀具造成损伤。
所以,传统破骨机刀片不能够很好满足原料多样性和使用的可靠性。而且维修率高,能耗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以解决常规破碎机刀片通用性差、操作繁琐、维修率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仿生啮齿破骨辊轮,包括:
第一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和第二破碎辊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机架内,且第一和第二破碎辊的两端各自分别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两端,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和第二破碎辊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啮齿刀片;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破碎辊彼此相向旋转,且二者的啮齿刀片彼此啮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呈圆周四啮齿形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的啮合角为75°。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的勾角为30°。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的大径为94~96mm。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的根径为10~12mm。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齿刀片的厚度为15~3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啮合刀片的材质为经热处理后的AUS-8不锈钢。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破碎辊均包括主轴,所述啮合刀片通过键固定于所述主轴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仿生啮齿破骨辊轮,还包括:
滚珠丝杠,其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破碎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
螺母,其与第二破碎辊通过带座轴承连接,所述螺母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杠上;
蜗轮,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螺母连接;
蜗杆,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蜗轮连接;和
调节手轮,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手环的一端与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连接;
当旋转所述调节手轮时,所述蜗轮旋转,所述螺母沿所述滚珠丝杠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破碎辊移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啮齿刀片的啮合角与勾角以及相应的根径、大径和刀片厚度,啮齿刀片顺时逆时针旋转相互咬合形式,彻底解决了不同形状、不同硬度、不同大小骨料的跑料滑料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调距手轮使滚珠丝杆同时旋转,并使滚珠丝杆螺母横向移动,达到两端同步调距的功能,避免受力不均而卡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解决常规破碎机通用性差、操作繁琐、对占地和辅助设备要求高的常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啮齿破碎辊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啮齿破碎辊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啮齿破碎辊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啮齿破碎辊轮轴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啮齿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腊肠充填机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猪肠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