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1149.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雲予;张亚磊;张若云;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泳 固定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构件的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售后所用的背门备件在涂装电泳过程中无专用输送工装或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搬运随整车过线,导致生产、加工工艺上存在涂装电泳不良的现象,并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CN202139309U公开了一种汽车冲压总成件的电泳工装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总成件的电泳工装夹具。该汽车冲压总成件的电泳工装夹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用于对汽车冲压总成件限位的支体,所述的支体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立杆,所述的支体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其是一种适用于在汽车冲压总成件电泳之前,对汽车冲压总成件如:后备箱盖、前后车门、发动机罩进行有效固定限位的夹具,具有能够对汽车冲压总成件进行限位固定、不会影响对汽车冲压总成件进行电泳、保证汽车冲压总成件完全电泳等有益效果。毫无疑问,上述现有技术是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其能够实现汽车背门备件单独的输送运载,使其获得的电泳效果与装在整车上的汽车背门的涂装效果一致,生产管理方便,节约人工搬运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架和限位杆,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滑撬上,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上部横向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端上方设有两个凸起,所述两个凸起分别设有与汽车背门铰链螺柱配合连接的定位螺孔,所述支撑架右端下方设有限位杆基座,所述限位杆基座下部横向设有固定限位杆的锁紧螺栓,所述限位杆下部设有与汽车背门内板下部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能够设置多个支撑机构。
具体操作时,松开锁紧螺栓,取下限位杆,然后将汽车背门铰链螺柱装入支撑架上的定位螺孔,放置平稳后,重新装上限位杆,限位杆下部的定位销卡入汽车背门内板下部定位孔,然后拧紧锁紧螺栓,固定限位杆,汽车背门就完全固定锁紧,从而可输送汽车背门单独通过涂装电泳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现了汽车背门备件在涂装电泳线中的单独输送运载,提高了汽车背门售后备件在线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汽车背门备件随整车过线带来的人工操作及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待涂装的汽车背门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支撑架,31—凸起,32—限位杆基座,4—限位杆,41—定位销,5—滑撬,6—锁紧螺栓,7—汽车背门铰链螺柱,8—汽车背门内板下部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包括底座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2、支撑架3和限位杆4,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在滑撬5上,所述支撑杆2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2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撑杆2上部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为直角三棱柱体,所述支撑架3右端上方设有两个凸起31,所述两个凸起31分别设有与汽车背门铰链螺柱7配合连接的定位螺孔,所述支撑架3右端下方设有限位杆基座32,所述限位杆基座32为直角三棱柱体,所述限位杆基座32下部横向设有固定限位杆4的锁紧螺栓6,方便限位杆的安装和拆卸,所述限位杆4下部设有与汽车背门内板下部定位孔8配合的定位销41,所述底座1上能够设置多个支撑机构,满足多个汽车背门备件同时进行电泳的需求。
具体操作时,先松开锁紧螺栓6,取下限位杆4,然后将汽车背门铰链螺柱7装入支撑架3上的定位螺孔,放置平稳后,重新装上限位杆4,限位杆4下部的定位销41卡入汽车背门内板下部定位孔8,然后拧紧锁紧螺栓6,固定限位杆4,汽车背门就完全固定锁紧,从而可输送汽车背门单独通过涂装电泳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