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墙面砖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50922.2 | 申请日: | 201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跃新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26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墙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墙砖是房屋装修中常用的装饰材料,传统的墙砖背面较为平整,贴附在墙体上以后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脱落现象。现有技术中在墙砖的背面增加凸筋,起到一定的悬挂作用,来增加附着在墙体上的牢固程度,然而效果有限。另一种方式是在墙砖背面设置凹槽,原理与凸筋相同,但是在贴附墙砖过程中,凹槽内空气无法很好的排出,形成空腔,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墙面砖。使用时,砖体背面均匀分布凸起,增加受力点,与粘接材料的接触面积更大,粘接更牢固;凸起两端的截面积不同,具有防脱落效果,不易脱落;设置有排气装置,不易形成气泡,保证填充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墙面砖,包括砖体;砖体左端为釉面层,右端为矩形沉槽;矩形沉槽左端均匀分布有凸起;水平方向上,凸起右端截面积大于左端截面积;凸起为中空结构,称之为空腔;凸起左侧开有轴线互相垂直的透气通孔;透气通孔所在平面与釉面层所在平面平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用墙面砖的所述凸起为棱台形状,其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建筑用墙面砖的所述凸起为圆台形状,其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墙砖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改变传统墙砖背面连续的凸筋或凹槽为均匀分布的凸起,增加受力点,砖体背面与粘接材料的接触面积更大;凸起两端的截面积不同,截面为等腰梯形,粘接材料固化后与凸起配合具有一定的自锁效果,减少脱落的情况;凸起为空心结构,粘接材料能够填充到凸起内,效果与传统墙砖背面的凹槽效果相同,同时可以通过透气通孔进行排气,防止凸起的空腔内形成气泡;
2、棱台形状的凸起侧面为平面,与粘接材料接触后支撑效果更好;
3、圆台形的凸起减去大部分棱角,粘接材料更加容易将转角部分填充完整,粘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棱台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台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釉面层;3、矩形沉槽;4、凸起;5、空腔;6、透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建筑用墙面砖,包括砖体1;砖体1左端为釉面层2,右端为矩形沉槽3;矩形沉槽3左端均匀分布有凸起4;水平方向上,凸起4右端截面积大于左端截面积;凸起为中空结构,称之为空腔;凸起4左侧开有轴线互相垂直的透气通孔6;透气通孔6所在平面与釉面层2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凸起4为棱台形状,其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凸起4为圆台形状,其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贴附时,需要先将粘接材料均匀涂抹在砖体1背面,然后再与墙体进行粘贴,反过来的话,凸起4截面积较大的一端将先与粘接材料接触,会将粘接材料挤压到其它地方,无法将凸起4周围完整的填充,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棱台凸起4和圆台凸起4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使用时工作原理相同。
使用时,粘接材料将凸起4周围的空间完全填充,粘接材料固化以后,固化材料形成与凸起4形状对应的凹槽,由于凸起4靠近釉面层2一端的截面积小于原理釉面层2一端的截面积,因此粘接材料形成的凹槽开口处的截面积将小于底部的截面积,如果墙砖要脱落,经过凹槽开口处的凸起4的截面积会越来越大,这样凸起4就很难从凹槽中脱落了。
同时,粘接材料会将会填充到凸起4的空腔5内,空腔5内原有的气体将通过透气通孔6排出,固化后的粘接材料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墙砖贴附在墙体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有向下滑落的趋势,棱台凸起4的侧面为平整平面,配合填充到空腔5内部的粘接材料形成双层的支撑。圆台凸起4的侧面为圆滑平面,受力更加均匀,配合填充到空腔5内的粘接材料形成双层的支撑,防止墙砖滑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起4可以替换为其它截面形状的实心凸起4,只需凸起4远离釉面层2一端的截面积大于靠近釉面层2一端的截面积即可。同时,凸起4与砖体1连接处的转角和凸起4本身的棱角应为圆弧倒角,这样粘接材料能更好的填充到缝隙中,减少气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跃新,未经孙跃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回转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利用微通道强化直接接触换热的移动储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