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536.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8B15/04;B22D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除尘 抽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风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压铸件在压铸车间生产时,需要在开模时对压铸模模具进行喷涂脱模剂,利用加压的空气将水性的脱模剂雾化后吹向模具模面,对模具进行降温、加脱模剂及将模具吹干净等。当水性的脱模剂碰撞到高温的模具后,有相当部分的雾化脱模剂会四处飞出,飘散到压铸车间里,对车间环境空气形成一定的污染。同时还会提高环境温度,这对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会对会车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压铸模合模压铸时,熔化的铝液高速压射入模具型腔,同时排出空气,如此会带出一定量的铝粉尘,这些也对生产环境不利。
现有的压铸机的抽风罩多数都是设在压铸机的上方,通过抽风管道将抽风罩悬挂在压铸机的上方。且现有的抽风罩的罩口与模具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抽风罩的收集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粉尘和水汽的外泄,因此现有的抽风装置的抽风效果都比较差。此外,由于抽风管道是固定的,使得抽风罩也相对固定,不能移动,模具不易从压铸机上取出,因此不易更换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其可提高抽风效果,减少压铸机的模具在开模或者合模过程中的粉尘和水汽的外泄,且方便更换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其包括用于收集模具开合时产生的水汽和粉尘的抽风罩,抽风机,连接抽风罩与抽风机的抽风管,以及分设于压铸机顶面上两平行设置的导轨。抽风罩活动设于两导轨上,其该抽风罩在两导轨可来回滑动。
优选地,两导轨分别固定在压铸机顶面的两侧。
优选地,抽风管包括:用于改变抽风罩出风方向并使得抽风罩的出风方向与抽风罩的移动方向相平行的第一风管,以及可伸缩的第二风管。第一风管的第一端与抽风罩的抽风口相连接,其第二端与第二风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抽风机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相对,且固定在压铸机上。
优选地,第一风管为采用呈Z型设置的PVC风管。
优选地,第二风管为进风软管。
优选地,除尘抽风装置还包括:用于过滤粉尘、降低水汽的温度的过滤水箱,以及用于连接抽风机与过滤水箱的第三风管。
优选地,过滤水箱的出风口设有过滤网,第三风管为出风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净化车间空气,改善车间环境;
2、抽风罩与模具之间的距离小,更易收集模具开合过程中的粉尘、水汽,并且减小粉尘、水汽的外泄;
3、相比的悬挂式的抽风罩,本实用新型的抽风罩更便于安装;
4、抽风罩可从压铸机的模具上方移开,不影响模具的取出,模具更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正面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压铸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压铸机的除尘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罩1、抽风机2、抽风管3以及两导轨4。其中,抽风罩1位于压铸机的模具(未图示)上方,并通过抽风管3与抽风机2相连接。抽风罩1用于收集模具开合时产生的水汽和粉尘,再通过抽风机2将抽风罩1内的粉尘和水汽抽出,避免开模时脱模剂形成的水雾以及压射时排气排出的铝粉尘发散出去。两导轨4平行设置并固定在压铸机的顶面上,抽风罩1活动设于两导轨4上,且抽风罩1在两导轨4可来回滑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条导轨4上均设有两可以来回滑动的滑块,抽风罩1的罩口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两导轨4上的滑块上,使得抽风罩1可以在两导轨4上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