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输液架上医用设备的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9711.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妹;胡娅军;廖娟;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妹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郑俊超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输液 架上 医用 设备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用于输液架上医用设备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临床中,输液架除了挂输液瓶之外,还会在输液架的杆身上固定一些电子设备,如注射泵、输液泵、输液加温仪等。
在临床输液更换液体时,一般是将输液器针头直接从挂于输液架上的液体瓶中拔出,再插入新输液瓶中。在这项操作过程中常常发生拔出或插入输液器针头的瞬间输液瓶内的液体跟随输液器针头泄露一部分,液滴直接下落滴在地上或顺着输液管往下流。导致液滴附着在电子设备顶部,并渗入设备内部造成短路等故障。当渗入的液滴为血制品时,会造成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此繁殖,增加手术室的感染源,造成术后病人感染率增高。
这一现象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如何改设备,使设备表面的这种连接缝的密封性更好,但未能很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输液过程中的漏液损坏医用设备的保护罩,适用于输液架上的医用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输液架上医用设备的保护罩,包括能够遮盖医用设备顶部的水槽,该水槽顶部敞开,水槽边沿向上凸起;
水槽底部设有可固定在医用设备顶部的吸盘。
上述方案中,在医用设备的顶部用一个水槽遮盖,输液更换液体时所泄露的液滴被水槽接住,不会渗入设备而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底部的尺寸大于医用设备顶部尺寸,水槽四周边沿设有不同口径的卡口,所述卡口包括在水槽边沿开设的切口、与切口根部连接的直径与输液管直径相同的圆弧部,圆弧部设有开口,开口处与切口根部在同一位置重叠,所述切口的宽度小于圆弧部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通过水槽边沿将输液管卡固,使得附着在输液管上可能掉落在地上的液滴中途被截流进入水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部的内沿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增加卡口与输液管之间的密封性,使附着在输液管上的液滴完全被截流,不至于从缝隙中泄露。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边沿为斜向上翘起的斜坡面。该斜坡面一则更利于输液管从切口中卡入,二则更利于附着在输液管上的液滴流入水槽。
优选的,所述水槽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医用设备(如注射泵、输液泵、输液加温仪)的顶部增加一个保护罩,从源头上切断了液体到达医用设备表面的通路,进而杜绝了液体进入设备导致设备故障,也杜绝了液体造成的大量病原微生物繁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使用状态图。
图中:1-水槽,2-吸盘,3-卡口,4-医用设备,5-输液管,31-切口,32-圆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输液架上医用设备的保护罩,包括能够遮盖医用设备顶部的圆形或矩形水槽1,该水槽1顶部敞开,水槽1边沿为斜向上翘起的斜坡面。水槽1底部设有可固定在医用设备4顶部的吸盘2。
所述水槽1底部的尺寸大于医用设备4顶部尺寸。水槽1四周边沿设有不同口径的卡口3。所述卡口3包括在水槽1边沿开设的切口31、与切口31根部连接的直径与输液管5直径相同的圆弧部32,圆弧部32设有开口,开口处与切口31根部在同一位置重叠。所述切口31的宽度小于圆弧部32的直径。所述圆弧部32的内沿处设有密封圈。
通过水槽1边沿将输液管5卡固,使得附着在输液管5上可能掉落在地上的液滴中途被截流进入水槽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妹,未经刘红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9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