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9390.0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刘从安;李志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之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屋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火屋顶。
背景技术
在商场、办公楼等商业用楼里,房间的屋顶通常设置有烟雾传感器以及与相应于烟雾传感器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连接有水管,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超过一定浓度后就会控制喷水装置喷水,来熄灭火源。
但是在普通的住宅里,并不会配备这样的灭火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火屋顶,包括防火板,所述防火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形成空腔,所述盖板与凹槽连接有链绳,所述空腔内设有阻燃件,所述盖板上设有胶层,所述胶层将所述盖板抵接于所述凹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靠胶层抵接在凹槽的开口处,使凹槽与盖板形成空腔,在空腔内填充有阻燃件,当发生火灾时,火烧到屋顶,将防火板上的胶层熔化,使盖板从凹槽上脱落,阻燃件从空腔中掉出至其下方地面,对该位置的地面火源进行阻燃。链绳的设置对盖板进行牵引,防止盖板砸到其下方的人或物体。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部设有第一环扣,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二环扣,所述链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使链绳对盖板进行牵引,防止盖板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胶层位于盖板边缘设有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切口的设置,盖板边缘对应的胶层在熔化时更块失去对盖板抵接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板包括酚醛泡沫层和水泥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层是防火效果很好的防火材料,酚醛泡沫层的设置使防火板具有较高的隔热性,并且节约了水泥层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位于水泥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设置在水泥层,使水泥层受热时,凹槽上的盖板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酚醛泡沫层外表面设有水泥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壳包覆酚醛泡沫层,避免酚醛泡沫层与火接触,并通过水泥壳与屋顶的墙面砌合。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壳的表面粗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水泥壳的表面粗糙设置,使防火板在房屋墙面砌合时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示阻燃件为水袋或干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袋掉落至地面后,水袋破裂,使水与火源接触,以降低温度和隔绝火源与空气接触的防止对火源进行阻燃,而当阻燃件为干粉时,干粉则通过火源与空气隔绝的防止阻燃。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边缘垂直于盖板凸起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盖板形成容纳干粉的盒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粉可通过盒体放置在空腔内,避免干粉从盖板与凹槽的缝隙漏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发生火灾时,防火板的胶层熔化,胶层对盖板的抵接作用消失,盖板从凹槽上脱落并由链绳牵引避免砸到下方的人或物体,凹槽内的阻燃件从屋顶落下,与火源接触,降低火源温度或将火源与空气隔绝,从而在一定能程度上起到阻燃的作用,减缓火势蔓延或将火熄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防火板的剖视图;
图2为防火板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防火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防火板;2、凹槽;3、盖板;4、空腔;5、链绳;6、胶层;7、第一环扣;8、第二环扣;9、切口;10、酚醛泡沫层;11、水泥层;12、水泥壳;13、水袋;14、干粉;15、挡板;16、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防火屋顶,如图1所示,其由防火板(1)堆砌而成。其中防火板(1)在厚度方向从上至下分为水泥层(11)和酚酞泡沫层,酚酞泡沫层外浇注有一层水泥壳(12),防火板(1)通过水泥壳(12)与房屋顶部的墙面及相邻的防火板(1)用水泥堆砌在一起,形成防火屋顶。酚醛泡沫层(10)的设置使防火板(1)具有较高的隔热性,并且节约了水泥层(11)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为了使放防火板(1)的堆砌更加牢固,水泥壳(12)的外表面做了粗糙处理,使水泥壳(12)与水泥的接触面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之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之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9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