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9196.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华;齐仁龙;贾华坡;石佩斐;赵豪杰;曹晓彦;陈林林;周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7/02 | 分类号: | B24B57/02;B24B1/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预制 抛光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光纤预制棒内孔及外圆柱面抛光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制造的核心是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目前,常见的光纤加工方法主要有沉积法(化学汽相,管外汽相,等离子体汽相等)和机械法。现阶段的工艺为先制造预制棒芯棒, 然后在芯棒外采用不同技术制造外包层。与沉积法相比,机械法前期投资少,适用于特种光纤的批量加工。机械法的主要实施流程为原始光纤玻璃制备,预制棒毛坯加工,预制棒内外表面研磨抛光加工及预制棒拉丝等过程。
光纤预制棒的表面质量与光纤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镜面级的内外表面,后续的抛光整形加工方法与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目前预制棒的内孔及外圆的抛光主要由手工操作和机械抛光完成,不仅抛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于获得稳定的形面精度及抛光品质。因此,研究针对陶瓷管内孔抛光的高效、高表面质量批量抛光方法及装置,对于提高光纤预制棒乃至光纤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抛光方法主要有化学抛光、磁力抛光、火焰抛光及浮动抛光等。受限于光纤预制棒的机械属性(脆性大,表面易划伤等)、形状(内外圆柱面)、尺寸(长度:150mm、直径:20mm、内径为:3-8mm)及设备投入等,使得抛光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磁流变抛光技术主要利用磁流变液在磁场中的流变特性进行抛光,即在强磁场下,磁流变液体的磁性成分可以通过流变作用,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而形成具有黏塑性的柔性磨轮特征,当磁场消失时其又恢复其流动特性。该技术的实现需要零件表面与磁流变抛光液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添加磁场之后,抛光液与零件表面间会形成剪切力,实现零件表面的高质量抛光。在磁流变抛光过程中,抛光效率主要取决于接触面间的剪切力的大小,具体为磁场强度,相对运动速度等多种因素决定。
实践证明:磁流变技术具有优异的磨削抛光性能。专利ZL96198445.7公开了磁流变流体精密加工零件表面的方法,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的磁流变液通过柔性抛光轮进入工件和柔性抛光轮的间隙,与工件部分表面接触并抛除与之接触的工件材料。专利ZL03124557.9公开了一种可喷射磁流变液并使其形成射流的外设磁场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喷嘴周围磁场的大小,方向及工件的位置来控制磁流变液的变性,实现工件的抛光。专利ZL200410044076.0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装置的回转工具头,其内部通入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精密控制系统控制工具头运动轨迹进而形成高精度的光学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使用的抛光液可以循环重复使用,实现对沉浸在抛光液回路中的光纤预制棒的外圆以及内孔的抛光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上水箱、下水箱、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弯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左支撑座、右支撑座、水泵、搅拌器;
上水箱固定在机箱架上,下水箱固定在机箱架上且其位于上水箱下方;
上水箱的下出水孔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水泵,再与左支撑座上的入水口连接;
右支撑座上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导管经过第二电磁阀与下水箱的入水口相连接,且右支撑座上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弯管与上水箱的入水口相连接;
下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及第一导管。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搅拌器控制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搅拌器控制开关与位于上水箱内的搅拌器电连接;水泵开关与位于上水箱输出端及左支撑座入水端之间的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水箱盖、左水嘴堵头、右水嘴堵头、左调节螺钉、石英玻璃管、右调节螺钉,水箱盖设置在上水箱上,左水嘴堵头、右水嘴堵头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上,左、右调节螺钉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上,左支撑座与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石英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操作安装方便,该循环系统使用的抛光液可以循环重复使用,实现了对沉浸在抛光液回路中的光纤预制棒的外圆以及内孔的抛光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9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雾霾浓度的估计方法
- 下一篇:针对广域空间的双波段火灾搜索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