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8319.0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武春霖;李良;梁天生;李纯;任文明;袁沈;王志宇;周小猛;唐佳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F24J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网格 梁光伏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具体是一种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性能源危机,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太阳能是各种可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因此做为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即光伏产业更是发展飞速;旧的概念中,光伏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组件生产链,控件器和逆变器等电气控制组件生产链;目前随着国家的重视,光伏支架产业逐渐被人们熟知。
随着屋面光伏系统开发的逐渐饱和,一种能够利用水面、滩涂开发光伏的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成为一种趋势。市场急需一种跨度大、自重轻、安装方便、防腐性能优越的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现有技术中大跨度光伏支架系统多采用实腹式钢梁、桁架梁、网架组成的光伏支架系统,但是都存在用钢量大、成本高、安装运输不便、不适用在不规则形状等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能够克服以上结构的缺点,在不影响水池、水塘、土地生产性能的同时提供电能,可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多个钢网格梁,相邻的钢网格梁之间通过多根第一钢梁连接;所述钢网格梁包括多个沿梁长度方向设置的、由杆件构成的四角锥结构,相邻两个四角锥结构的上弦连接在一起,且四角锥结构的上端均在一个水平面上,多个四角锥结构的下弦通过第一钢管拉结,所述杆件的节点采用焊接空心球节点、螺栓球节点或嵌入式毂节点;所述钢网格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铰接支座,且固定铰接支座的上端与钢网格梁的上弦节点固定连接;相邻钢网格梁的间距为6m-12m,所述四角锥结构沿梁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5m-3m,或四角锥结构沿梁长度方向的长度与太阳能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四角锥结构沿垂直于梁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5m-2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网格梁的杆件采用圆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网格梁的跨度为28m-56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四角锥结构的高度为跨度的1/15-1/2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网格梁的杆件和节点的防腐方法采用镀锌防腐工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网格梁施工时采用预起拱,控制正常使用时挠度小于跨度的250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钢梁为檩条,檩条采用卷边槽形冷弯型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设计合理,与传统的实腹式钢梁等相比,钢网格梁具有用钢量小、成本低、可跨长度大、自重轻、不受长度形状的限制、不受坡度的限制、节约钢材、加工工艺成熟可靠的特点;钢网格梁的杆件防腐可实现工厂化,既保证了防腐的质量,又节省了现场防腐施工的时间;同时,钢网格梁的杆件对运输车辆的要求很低,特别适合交通不便的地域,比如山区;上述光伏支架系统采用的钢网格梁具有自身稳定的特点,不需要与上下弦的支撑系统共同作用;该光伏支架系统可灵活适应各种不规则平面,即可跨越水池做水上光伏系统,也可跨越大面积水塘、滩涂或河流,以及坡地,在不影响水池、水塘、土地生产性能的同时提供电能,可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的30m*30m模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跨度钢网格梁光伏支架系统的的30m*30m模型的侧视图。
其中:1-钢网格梁;2-固定铰接支座;3-四角锥结构;4-第一钢管;5-第一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8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光伏浮筏式漂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光互补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