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粒机除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47605.5 | 申请日: | 2017-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伍;董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六合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1/08 | 分类号: | B65G21/08;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申超平 |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粒机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粒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粒机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氰尿酸主要用于制造氯代衍生物,用于合成氰尿酸甲醛树脂、环氧树脂、除草剂等。现有的氰尿酸造粒机除尘系统中,带式输送机由于输送带较长,且输送的为颗粒物,粉尘比较严重,但没有很好的措施进行密封和收集,造成粉尘飞扬,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粒机除尘系统,对输送带进行密封,解决粉尘飞扬造成的环境恶劣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粒机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所述造粒机的送料斗提机、造粒机组、二级旋振筛、回料斗提机和一级旋振筛均设有与所述除尘器连通的除尘管,所述造粒机的带式输送机上设有密封除尘装置,所述密封除尘装置包括围挡在带式输送机的上层输送带四周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所述除尘器之间通过第二除尘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尘管支撑于所述防尘罩的上面,其吸尘口端连接在所述输送带传送的末端,并位于所述一级旋振筛进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的宽度小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与所述输送带相接的部位设有挡尘条。
进一步地,所述挡尘条为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尘罩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卡槽,所述第二除尘管卡在所述固定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在所述输送带传送的末端向前向下包绕并形成向下的出口,该出口与位于下方的一级旋振筛通过布质圆筒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输送带输送颗粒物是扬尘的问题所在,本实用新型是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四周围挡防尘罩,使输送带上传送颗粒物过程中产生灰尘挡在防尘罩内,只能通过第二除尘管逸出,避免了输送带上的颗粒物大面积裸露产生的灰尘,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送料斗提机的侧视图;
图中:1、料箱;2、除尘器;3、送料斗提机;4、输料管;5、回料管;6、造粒机组;7、密封除尘装置;71、第二除尘管;72、挡尘条;73、防尘罩;74、固定卡槽;75、布质圆筒;8、带式输送机;81、输送带;82、导向辊;83、挡板;9、一级旋振筛;10、螺旋输送机构;11、第一除尘管;12、二级旋振筛;13、回料斗提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粒机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器2,造粒机的送料斗提机3、造粒机组6、二级旋振筛12、回料斗提机13和一级旋振筛9均设有与除尘器2连通的除尘管,造粒机的带式输送机8上设有密封除尘装置7,密封除尘装置7包括围挡在带式输送机8的上层输送带四周的防尘罩73,防尘罩73与除尘器之间通过第二除尘管71连通。
输送带输送颗粒物是扬尘的问题所在,本实用新型是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四周围挡防尘罩73,使输送带上传送颗粒物过程中产生灰尘挡在防尘罩73内,只能通过第二除尘管71逸出,避免了输送带上的颗粒物大面积裸露产生的灰尘,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
进一步地,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粒机除尘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除尘管71支撑于防尘罩73的上面,其吸尘口端连接在输送带81传送的末端,并位于一级旋振筛9进料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输送带与水平面呈锐角,输送带传送末端处于高位,而吸尘口设置在输送带传送末端,在防尘罩73内的灰尘由于质轻,向上逸散,并向吸尘口汇集,由于传送末端处于上下两层传送带的转折处,且颗粒物在此脱离输送带在自重作用下进入一级旋振筛,此时也会产生扬尘,由此,灰尘在这一部位的密度最大,也使吸尘口选择的位置最佳,能够使灰尘很顺利的从第二除尘管71吸入除尘器内,除尘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粒机除尘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防尘罩73的宽度小于输送带的宽度。
进一步地,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粒机除尘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防尘罩73与输送带81相接的部位设有挡尘条72,避免灰尘从两者之间的缝隙逸出。
进一步地,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粒机除尘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挡尘条72为密封胶条,或采用毛刷,使密封胶条或毛刷能与输送带密贴,而又不会对输送带造成阻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六合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六合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7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电式光学鼠标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 下一篇:可配置的灵巧输入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