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机真空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6887.7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开元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C1/08 | 分类号: | B31C1/08;B31C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纸筒卷筒设备,具体是一种卷筒机真空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内加膜铁箍卷纸筒时,需要在筒内壁附着一层与外筒材质不同的加膜纸(亦称防潮纸),传统方法是先将裁剪好的防潮纸片缠绕在卷桶模具上,膜朝内侧,对头搭接,然后用双面胶粘接,以防止加膜纸掉落或滑动,然后开始卷筒。存在问题是双面胶与卷筒胶水收缩比例不一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与筒内壁相邻纸层容易分离,或产生气泡、局部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加膜纸在卷桶模具上的固定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真空吸附,变粘接为对接,使加膜纸平滑,与筒内壁结合好的卷筒机真空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筒机真空吸装置,包括真空泵、吸气管路、卷筒模具,卷筒模具为筒体结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空心的模具主轴固定连接,模具主轴内腔与卷筒模具内腔连通,模具主轴另一端通过滑动密封接头连接吸气管路,吸气管路另一端连接真空泵;卷筒模具上沿轴向及径向开有整齐排列的吸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香饽饽,其有益效果是:
加膜纸两端的连接方式由粘接变为对接,缩短了加膜纸尺寸,使之正好等于卷纸筒内壁周长,并通过真空吸附,将加膜纸预先吸附在卷筒模具上,在真空吸附的作用下,加膜纸不会脱落或变形,然后将其作为模具卷桶。采用本装置,能够保证卷纸筒内层加膜纸平滑,与筒内壁结合好,不变形,不起泡,不脱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是:
所述的卷筒模具筒体表面2/3面积均匀布置吸气孔。
所述的卷筒模具筒体表面均匀布满吸气孔。
所述的吸气孔孔径为8-10mm,吸气孔间距为100mm。
附图说明
图1为卷筒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卷筒机1;卷筒模具2;主轴支架3;真空泵4;电机5;吸气管路6;滑动密封接头7;模具主轴8;吸气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卷筒机1的真空吸装置,主要包括真空泵4、吸气管路6、卷筒模具2,卷筒模具2为筒体结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空心的模具主轴8固定连接,模具主轴8内腔与卷筒模具2内腔连通,模具主轴8另一端通过滑动密封接头7连接吸气管路6,吸气管路6另一端连接真空泵4,真空泵4及其电机5、模具主轴8安装在主轴支架3上;卷筒模具2筒体表面2/3面积上沿轴向及径向开有整齐排列的吸气孔9,吸气孔9的孔径为8-10mm,吸气孔9之间的间距为100mm。
根据吸附效果,卷筒模具2的整个筒体表面可以均匀布满吸气孔9。
工作中,先开启真空泵4,然后在卷筒模具2上抚平加膜纸,使加膜纸吸附在卷筒模具2上且加膜纸两端对接整齐;然后开始卷纸,在卷筒模具2转动两圈后,关闭真空泵4的电机5(可通过计数开关控制),在纸层自动切断后,卸筒,然后重复以上操作步骤。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真空吸装置,使传统的加膜纸两端搭接改为对接,加膜纸长度等于卷纸筒内壁周长,并能保证加膜纸平滑、整齐。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开元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开元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6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制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