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610.2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6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喻安永;张天喜;邓崇第;罗晓兰;罗钟;周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6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关节 脱位 持续 牵引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属于医疗器械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髋关节是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臼深而且大,能容纳股骨头的大部分,两者互相密合,形成真空,能互相吸引。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较坚强,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的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髋关节囊前壁有较强的髂股韧带,内上壁有耻骨囊韧带,后上壁有坐骨囊韧带加强。但内下壁和后下壁缺乏韧带,较为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不合并髋臼骨折的单纯性髋关节脱位只有前、后两种。临床上以后脱位最为常见。髋关节后脱位一般均可手法复位。复位方法以屈髋屈膝位顺股骨轴线牵引较为稳妥可靠,Allis法为仰卧位牵引,Stimson 法为俯卧位牵引。复位时手法应徐缓,持续使用牵引力,严禁暴力或突然转向,遇有阻力时更不可强行扭转。如牵引手法无效,可改用旋转问号式手法。但传统复位方法缺点在于:手法复位操作者因牵引过程中体力消耗大,牵引力逐渐下降,且不恒定或牵引力不能对抗患者肌力,在无麻醉、肌松条件下复位失败率高,并发症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并以解决传统髋关节复位因牵引过程中体力消耗大,牵引力逐渐下降,且不恒定或牵引力不能对抗患者肌力,复位失败率高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包括底座组件和升降架组件;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形状为水平放置的U型,U 型的两平行臂同一端经底座横梁连接,底座横梁上设有踝部固定组件;U型的两平行臂未连接的一端设有髋部固定带;U型的两平行臂上分别设有垂直支架,垂直支架为管状结构,垂直支架的管壁上设有摇柄滑槽;升降架组件的形状为门型,门型的两垂直立柱为管状结构,门型的两垂直立柱顶端经升降架横梁连接;升降架横梁上设有腘窝固定组件;门型的两垂直立柱上分别设有齿条滑槽;垂直立柱与垂直支架插接;垂直立柱内设有传动装置和锁定装置。
前述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齿轮经传动轴与垂直立柱转动连接,齿轮与安装在垂直支架管孔内的齿条传动连接;传动轴一端设有摇柄。
前述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棘轮和安装在垂直立柱管孔内的棘爪;棘爪经棘爪轴与棘爪座铰接,棘爪轴上设有扭簧;棘爪座与垂直立柱管孔内壁固定连接。
前述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中,所述踝部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横梁上的踝部拉力计,踝部拉力计经踝部连接带与踝部固定带连接。
前述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中,所述腘窝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升降架横梁上的腘窝拉力计,腘窝拉力计经腘窝连接带与腘窝固定带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器可替代人力对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牵引复位,大大减轻了医者的劳动强度。牵引力可持续逐渐加大,完全可对抗患者肌肉收缩力,复位后可保持恒定牵引力,复位成功率高,可减轻病人痛苦,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明显。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还具有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传动装置和锁定装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升降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底座组件、11-底座、12-U型的两平行臂、13- 底座横梁、14-髋部固定带、15-垂直支架、16-摇柄滑槽、20-升降架组件、21-垂直立柱、22-升降架横梁、23-齿条滑槽、30-踝部固定组件、31-踝部拉力计、32-踝部连接带、33-踝部固定带、40-腘窝固定组件、41-腘窝拉力计、42-腘窝连接带、43-腘窝固定带、50-传动装置、51-齿轮、52-传动轴、53-齿条、54-摇柄、60-锁定装置、61- 棘轮、62-棘爪、63-棘爪轴、64-棘爪座、6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骨瓣减压术后头部保护帽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