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353.2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术引流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引流管均依靠液体的重力势能防止出现积液回流,安全度较低,如果突然移动水封瓶,可能造成积液回流,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且在使用时如果需要进行换水封瓶,需要使用夹子将引流管夹住,非专业的夹子可能损伤导流管,使其出现漏气,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术引流装置,包括气囊、刻度尺、第一控制阀、连接管、硅胶垫、螺纹连接口、穿刺针、第二控制阀、抽泵导流管、柔性引流管以及金属丝,所述气囊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刻录有刻度尺,所述气囊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控制阀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硅胶垫装配在一起,所述硅胶垫的下端与柔性引流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柔性引流管下端装配有螺纹连接口,所述螺纹连接口与穿刺针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抽泵导流管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丝分布在柔性引流管的管壁内部,所述柔性引流管与连接管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垫为圆盘形结构且硅胶垫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分布在柔性引流管内部的金属丝设置有多根且多根金属丝之间等距进行布置,多根金属丝呈螺旋状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外表面上分布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术引流装置,通过在传统的引流装置中添加气囊来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清理,通过医护人员缓慢的松开被挤压的气囊,进而实现对积液的引流,而位于气囊表面的刻度尺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体内积液的容积,进而为医生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另外抽泵导流管的设计则便于将柔性连接管与抽泵连接在一起,继而便于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积液的抽取,而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设计实现在手动抽取与机械抽取之间做出控制调节,而位于柔性连接管内部的金属丝则实现了柔性连接管在X光下进行显示,该设计解决了传统设备在穿刺针刺入患者身体内部后无法进行穿刺针以及柔性连接管位置观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引流装置中金属丝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2-刻度尺、3-第一控制阀、4-连接管、5-硅胶垫、6-螺纹连接口、7-穿刺针、8-第二控制阀、9-抽泵导流管、10-柔性引流管、11-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引流装置,包括气囊1、刻度尺2、第一控制阀3、连接管4、硅胶垫5、螺纹连接口6、穿刺针7、第二控制阀8、抽泵导流管9、柔性引流管10以及金属丝11,气囊1为椭圆形结构,气囊1的外表面上刻录有刻度尺2,气囊1的下端通过连接管4与第二控制阀8装配在一起,第一控制阀3的下端通过连接管4与硅胶垫5装配在一起,硅胶垫5的下端与柔性引流管10连接在一起,柔性引流管10下端装配有螺纹连接口6,螺纹连接口6与穿刺针7固定在一起,通过在传统的引流装置中添加气囊1来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清理,通过医护人员缓慢的松开被挤压的气囊1,进而实现对积液的引流,而位于气囊1表面的刻度尺2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体内积液的容积,进而为医生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连接管4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8与抽泵导流管9连接在一起,金属丝11分布在柔性引流管10的管壁内部,柔性引流管10与连接管4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未经王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管道自检的气泵式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法烟尘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