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PTC发热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349.6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0 | 分类号: | H05B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ptc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发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PTC发热芯。
背景技术
PTC发热体是一种绝缘恒温的新型发热体,在PTC发热元件的两侧粘上两金属片,并引两根导线作为通电电极,无需另加控温装置,具有可持续发热,安全可靠,功率稳定,使用电压广等特点。
现有的PTC发热器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面带电型的,一种是表面不带电型的,表面带电型的PTC发热器件是把散热条用导热胶直接粘接在PTC发热元件上,再从散热条上直接引出电极的正负极端子。这种表面带电型PTC发热器件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传热直接,热转换效率较高,单位体积器件的发热功率较大。但它的主要缺陷是整个器件表面带电,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电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有可能因潮湿或者粉尘等环境因素造成打火而失效,因此这种器件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限制。
现有的发热元器件过热会导致其本身损坏及不小心会烫伤人体,甚至造成电路短路现象,从而产生漏电,威胁人身安全或引发火灾等问题。另外,这些发热元器件产热后,自身很难降温,寿命减短,目前很多的PTC发热器追求发热效率高、热传递速度快而往往忽略了节能这一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具有发热量大、功率稳定、无噪音、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无明火、性安全性能好、而且在保证良好的发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节能的特点的一种节能型PTC发热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PTC发热芯,包括PTC发热器本体、微控制器、PTC发热元件,所述PTC发热器本体上设有槽状散热片固定板,所述PTC发热器本体的内部设有铝型管,所述铝型管之间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焊接在铝型管的外侧,所述PTC发热器本体的两侧与底部一体成型,所述PTC发热器本体的开口处设有铝型管固定件,所述铝型管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正极连接导线、负极连接导线。
优选的,所述铝型管的内部设有PTC发热元件,所述铝型管在靠近铝型管固定件一端处设有正电极片、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外层设有绝缘套管。
优选的,所述PTC发热元件的内部设有发热阻丝,所述PTC发热元件的一端设有陶瓷绝缘塞,发热阻丝穿过陶瓷绝缘塞,PTC发热元件的外壳采用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槽状散热片固定板的侧面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内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的一侧设有自动断、开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自动断、开器相互串联在PTC发热元件上。
优选的,所述PTC发热器本体采用220V的交流电压,PTC发热器本体的标准功率为3000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温度感应器与自动断、开器相互串联在PTC发热元件上,这样在PTC 发热元件发热的过程中,感温元件随时感测PTC元件的温度,当感温元件检测到PTC发热元件的温度达到预设范围值,那么自动断、开器将自动断开节省电能,防止电能浪费,当温度下降到最低预设值,那么自动断、开器将接通发热;
(2)散热片与铝型管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散热片之间存在一定的均匀间隙,这样能够将PTC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更快、更好的散发出来,使PTC 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散播速度更快;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结构紧凑、加工方便、具有发热量大、功率稳定、无噪音、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无明火、性安全性能好、而且在保证良好的发热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节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TC发热器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TC发热元件示意图。
图中:1、PTC发热器本体;2、槽状散热片固定板;3、散热片;4、铝型管固定件;5、绝缘套管;6、正极连接导线;7、负极连接导线;8、PTC发热元件;9、正电极片;10、负电极片;11、微控制器;12、散热孔;13、温度感应器;14、自动断、开器;15、发热阻丝;16、陶瓷绝缘塞;17、铝型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桶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