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轮自卸车可编程控制器检修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44892.4 | 申请日: | 2017-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学;汪显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91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轮 卸车 可编程控制器 检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故障检测装置,属于工程机械维修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可编程控制器检修仪。
背景技术
电动轮自卸车是集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于一体的大型运
输车辆,其工作效率高、运量大、经济性好,自1963问世以来,经过了不断功能完善、新技术更新、新材料及新工艺的采用,装载质量也发展到目前的360 吨,形成多系列产品,成为年开采量千万吨级以上露天矿山、大型水利建设工程的理想运输工具。
电动轮自卸车的电气控制系统是整个自卸车的核心部件,其常采用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Programmble Computer Controller)(以下简称PCC)作为处理器,PCC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与传统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比,PCC 融合了大型计算机的分析运算能力、具有分时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还具有Window 和DOS 平台的2 套编程系统,可以采用高级语言编程。
然而在自卸车的实际工况下,车辆作业条件恶劣,受振动以及环境温度、湿度,还有外部电器线路的影响,PCC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实动效率。在判断、查找故障的过程中耗时耗力,而且很难保证检修质量,常常出现刚刚处理过的PCC上车后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如此造成工作反复,影响生产。为准确判断PCC的故障部位,可以设计制作一台故障检测仪来模拟PCC的现场输入输出信号,以快速准确判断存在的各种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以模拟电动轮自卸车工况,具有数据、信号的输入、检测、处理功能,以及结果显示功能的电动轮自卸车可编程控制器检修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轮自卸车可编程控制器检修仪,用于检修PCC,PCC包括CP476中央处理器、CM211数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DO138数字量输出模块、DI138数字量输入模块、AI1774模拟量输入模块、IF371通讯模块;所述检修仪采用标准接口与PCC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主控制器、继电器组、可调电流源、频率发生器、人机界面、触摸屏,主控制器、继电器组、可调电流源、频率发生器设在箱体内,人机界面、触摸屏安装在箱体上,箱体一侧设有接口面板,接口面板上设有数据接口、电源接口、串行通讯端口;
触摸屏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继电器组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可调电流源与PCC的AI1774模拟量输入模块相连通,频率发生器分别与PCC的CM211数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相连通,PCC的DO138数字量输出模块连通继电器组,主控制器与PCC的DI138数字量输入模块连通,人机界面与PCC的IF371通讯模块连通。
所述检修仪中的部件型号如下:
主控制器:三菱FX2N-32MR型PLC;
人机界面:贝加莱PowerPanel 300/400系列人机操作界面;
触摸屏:三菱GT1155-QSBD-C触摸屏;
频率发生器:INTEL MCS-51系列80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标准、通用的数据线接口,完全匹配PCC,使用操作方便;采用PLC作为检修仪的主控制器,结合多组继电器,能够模拟自卸车各种工况下的控制逻辑,实现对PCC的故障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硬件设计方框图。
其中:1箱体、2主控制器、3继电器组、4可调电流源、5人机界面、6触摸屏、7接口面板、7.1数据接口、7.2电源接口、7.3串行通讯端口、8频率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业有限公司,未经扎鲁特旗扎哈淖尔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