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支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44776.2 | 申请日: | 2017-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钊;郭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何志红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它广泛应用于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器人、风电行业等领域。
现有的回转支承,包括有外圈、内圈,外圈的内环面上设有外沟道,内圈的外环面上对应外沟道位置设有内沟道,所述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有若干滚动件,所述的滚动件位于外沟道、内沟道内。在某些高温的工况条件下要求回转支承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回转支承正常运行。但是,这种结构的回转支承,其结构过于简单,密封性差,灰尘杂质等容易进入外圈、内圈之间影响其工作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其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灰尘杂质等进入外圈与内圈之间,从而保证其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支承,包括有外圈、内圈,外圈的内环面上设有外沟道,内圈的外环面上对应外沟道位置设有内沟道,所述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有若干滚动件,所述的滚动件位于外沟道、内沟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的前端面上向内侧延伸有前挡圈,所述的前挡圈延伸至内圈的前侧,前挡圈向后侧延伸有第一凸环,所述的第一凸环与外圈内壁之间围成环形的前挡槽,所述的内圈的前端面上对应前挡槽位置设有前挡环,前挡环延伸至前挡槽内;所述的内圈的后端面向外延伸有后挡圈,所述的后挡圈延伸至外圈的后侧,后挡圈向前侧延伸有第二凸环,所述的第二凸环与内圈的外壁之间围成环形的后挡槽,所述的外圈的后端面上对应后挡槽位置设有后挡环,后挡环延伸至后挡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前挡槽、后挡槽且前挡环延伸至前挡槽内,后挡环延伸至后挡槽内,这样使得外圈、内圈之间的间隙呈迷宫式,外界灰尘、杂质等无法直接进入外圈、内圈之间,增大了灰尘杂质等进入外圈与内圈之间的行程。因此,这种结构的回转支承,其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灰尘杂质等进入外圈与内圈之间,从而保证其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前挡环以及后挡环均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使得回转支承在加工时,可以以同一基准面进行加工,加工更加方便,精度高,从而保证回转支承的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挡环与前挡槽之间以及后挡环与后挡槽之间分别设有前密封圈、后密封圈。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设置的前密封圈、后密封圈,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圈、内圈之间的密封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较小颗粒的灰尘进入外圈、内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挡环上设有前密封槽,后挡环上设有后密封槽,前密封圈、后密封圈分别嵌设在前密封槽、后密封槽内。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前密封圈、后密封圈的定位更加稳定,不会产生位置偏移,从而保证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密封性更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外沟道、内沟道的底部均设有储油槽。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由于外圈、内圈与滚动件之间的磨损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添加润滑油,而设置的储油槽可以储存部分润滑油,大大延长润滑作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外圈上还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内侧端与外沟道上的储油槽导通。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注油孔可以方便向储油槽内添加润滑油,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挡环的内环面倾斜设置,前挡槽上对应前挡环的内环面位置设有第一坡口,所述的后挡环的外环面也倾斜设置,后挡槽上对应后挡环的外环面位置设有第二坡口。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使得外圈、内圈在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避免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