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4426.6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烨;董良骝;李静香;董莉;孟凡革;李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216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 联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
背景技术
清梳联合机的应用和推广是纺纱加工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的重要进程。清梳联技术是使传统开清棉和梳棉两工序直接连接,取消成卷并以逐步开松工艺取代“开松―压紧-再开松”的不合理工艺,有利于发挥梳理、除杂等效能,有利于提高生条质量,降低生条短绒率;避免了退卷时粘层(特别是化纤)和换卷时接头不良引起的梳棉喂棉不匀问题;消除了破卷与换卷撕头的回花,减少了开清棉的回花量,避免了对原料的重复处理;取消落卷,运卷,上卷,换卷等操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生条制成率,缩短了工艺流程,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连续化。
采用清梳联是棉纺织行业有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需要,也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
清梳联工艺技术的目的是开松除杂,混合均匀,少伤纤维,少产生棉结,生长条、短片段重量均匀。对于清梳联合机,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211886U,公开了一种智能涤棉纱清梳联合机,包括往复抓棉机、接力风机、双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三辊筒清棉机、除尘机、喂棉箱、梳棉机以及控制部分,在往复抓棉机、双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三辊筒清棉机、除尘机、喂棉箱及梳棉机的出口处均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在所述往复抓棉机与接力风机之间设有一个火星金属二合一探测器;在所述梳棉机内设有调匀整棉箱,所述调匀整棉箱内设有一组红外探测仪及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所有设备的启动与停机,且能够实时观察每台设备的状态,真正实现智能化操作,设备运行也更为可靠;保证了棉箱内的棉层开松、均匀、连续喂给,确保生条质量。然而,该专利设置较多的红外线感应器,生产成本较高,虽然加入控制部分实现自动化,但是对清梳联工艺的改进并不多,出棉质量并未获得较大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所述清梳联合机通过对清梳联相关设备及工艺参数的调整,棉层均匀,出条速度快,产量高,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好,生产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包括:通过输棉管道依次连接的往复式抓棉机、第一探测器、接力风机、开棉机、混棉机、清棉机、喂棉箱及梳棉机;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往复式抓棉机、第一探测器、接力风机、开棉机、混棉机、清棉机、喂棉箱及梳棉机电连接;所述往复式抓棉机抓棉打手速度≥1600r/min;开棉机辊筒打手转速为500~800r/min;清棉机清棉打手转速为700~1100r/min。
进一步,所述接力风机与开棉机之间通过输棉管道接有重物分离器,该重物分离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另,所述清棉机和喂棉箱之间通过输棉管道沿输棉方向依次接有除微尘机和第二探测器,除微尘机和第二探测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另有,所述第一、第二探测器均为金属火星二合一探测器,气动压力:6~8kg/cm2。
再,所述混棉机为四仓、六仓、八仓或十仓混棉机,进棉口通过送棉道连接送棉风机,每个棉仓仓门为气动仓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棉仓仓底分别设输棉帘。
再有,清棉机对应混棉机仓底输棉帘处设置给棉罗拉,给棉罗拉接交流变频电机,交流变频电机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且,所述喂棉箱内设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出棉口设振动件,形成振动喂棉。
另,所述梳棉机锡林前后分别设固定盖板及棉网清洁器,最高出条速度为200m/mi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清梳联合机通过对清梳联相关设备及工艺参数的调整,棉层均匀,出条速度快,产量高,实际单产可达40~50kg/h,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好,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清梳联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4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