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沉降的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969.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辉;徐佩华;张文;刘天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沉降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沉降的实时监测装置,属于桩基加固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普遍采用桩基施工,现代高层建筑普遍采用桩基施工,一般为灌注桩以及预应力管桩,但是由于施工偏差、特殊土质以及场地内土质不均匀性的影响,往往导致桩基承载力出现不均匀现象,影响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目前对桩基沉降的处理多为补救措施,由于未及时处理,以及对桩基沉降量测量的不准确,容易产生大量的财产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沉降的实时监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方桩、注浆管、红外线接收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基准桩、处理终端和导线,基准桩与空心方桩平行埋设在地下,空心方桩的底端位于桩基之上,基准桩与空心方桩的上端从地面露出,红外线发射装置设置在基准桩上,红外线接收装置和处理终端设置在空心方桩上,红外线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处理终端相连,注浆管穿设在空心方桩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预先埋设跟空心方桩平行的基准桩,并分别架设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与处理终端相连;
利用红外线接收装置和红外线发射装置经处理终端得出桩基的原始高度;
当测量的实际高度与初始高度出现偏差时,通过计算沉降量来计算所需灌浆液的量,从预先埋在空心方桩中的注浆管灌入灌浆液或化学固结剂,以提升桩底地基的承载力。其中空心方桩应在工程施工阶段就预先埋入注浆管,所选注浆管应耐压,耐磨,以防止在桩进过程中注浆管损坏;
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处理终端,确定桩基不再沉降或只有极小沉降可判断注浆完成,桩体平衡受力,实现桩体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准确测量桩基沉降量,使准确计算灌浆所需的灌浆液用量变为可能,实时监测桩基沉降状态并可迅速对已沉降的桩基进行及时的加固,减少了经济和资源损失。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所选空心方桩相较于实心桩更轻,更可靠,也更节省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方桩;2-注浆管;3-地面;4-红外线接收装置;5-红外线发射装置;6-基准桩;7-处理终端;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方桩1、注浆管2、红外线接收装置4红外线发射装置5、基准桩6、处理终端7和导线8,基准桩6与空心方桩1平行埋设在地下,空心方桩1的底端位于桩基之上,基准桩6与空心方桩1的上端从地面3露出,红外线发射装置5设置在基准桩6上,红外线接收装置4和处理终端7设置在空心方桩1上,红外线接收装置4通过导线8与处理终端7相连,注浆管2穿设在空心方桩1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预先埋设跟空心方桩1平行的基准桩6,并分别架设红外线发射装置5和红外线接收装置4,红外线接收装置4与处理终端7相连;
利用红外线接收装置4和红外线发射装置5经处理终端7得出桩基的原始高度;
当测量的实际高度与初始高度出现偏差时,通过计算沉降量来计算所需灌浆液的量,从预先埋在空心方桩1中的注浆管2灌入灌浆液或化学固结剂,以提升桩底地基的承载力。其中空心方桩1应在工程施工阶段就预先埋入注浆管2,所选注浆管应耐压,耐磨,以防止在桩进过程中注浆管损坏;
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处理终端7,确定桩基不再沉降或只有极小沉降可判断注浆完成,桩体平衡受力,实现桩体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擦手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