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灰窑高温废气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026.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窑 高温 废气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窑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的回收和利用,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窑高温废气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石灰窑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常规的做法是将这些高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除尘处理后进行排放。下面将以一种典型的立式石灰窑高温废气处理系统为例来说明这种常规的处理思路。
如图1所示,立式石灰窑1产生的高温废气大致有两条排放路径,一条是位于立式石灰窑1的窑顶、用于排放经过位于立式石灰窑1窑壳与上内套筒之间的环形料层从而对该环形料层进行预热后的高含尘量烟气的第一排放路径2;另一条是排放口通常略低于第一排放路径2的排放口、用于排放经过立式石灰窑1上内套筒内部的高温烟气的第二排放路径3。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的高含尘量烟气约占立式石灰窑1产生的高温废气的70%,温度大致为250-270℃,含尘量一般达数克/Nm3;第二排放路径3排出的高温烟气约占立式石灰窑1产生的高温废气的30%,温度大致为750-800℃,且含尘量同样较高。从第二排放路径3排出的高温烟气经过换热器4加热来自压缩空气源的压缩空气后温度降为350-450℃左右,然后再与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的高含尘量烟气进行混合,由于混合后的烟气温度仍然较高而无法满足布袋除尘器的工作要求,因此还需掺入外界的空气使混合后的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此后再将混合后的烟气引入布袋除尘器5进行除尘,通过布袋除尘器5的已除尘气体最后通过风机6和烟囱7排入大气。通过换热器4被加热的压缩空气中有一部分被加热到较高温度的压缩空气作为石灰窑原料驱动气引入立式石灰窑1中从而在煅烧时驱动石灰石不断翻腾(有助于充分反应),一部分被加热但加热温度较低的压缩空气作为石灰窑煅烧助燃气引入立式石灰窑1的燃烧室。
图1所示的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石灰窑产生的高温废气的热量回收效率不高。从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的大量高含尘量烟气的热量根本没有利用。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烟气含尘量太高,若通过现有的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会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快速下降,加之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的高含尘量烟气温度相对不算太高,因此通常认为没有必要对第一排放路径2排出的高含尘量烟气进行热量回收。二、掺混外界空气的做法导致布袋除尘器5的运行负荷加大,增加能耗。三、换热器4的换热效率快速降低,设备维护难度大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利用石灰窑高温废气的石灰窑高温废气循环利用系统以及石灰窑高温废气循环利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石灰窑高温废气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高温废气排气结构,所述高温废气排气结构用于输出石灰窑排放的作为下述工作气体原料来源的高温废气;工作气体进气结构,所述工作气体进气结构用于向石灰窑的至少一个用气点输送对应目标温度的工作气体;以及气流传送系统,所述气流传送系统位于石灰窑的外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上述高温废气排气结构与工作气体进气结构,其中所述气流传送系统的其中一段由高温烟气除尘器构成,该高温烟气除尘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250-750℃且具有将已除尘气体的含尘量控制在0.5g/Nm3以下的过滤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系统可将石灰窑排放的高温废气通过高温烟气除尘器的除尘后在特定的余热温度下又作为石灰窑的至少一个用气点的工作气体的来源气流从而回用至石灰窑,由于经过高温烟气除尘器处理后的已除尘气体含尘量低同时热量损失小,既不会对系统管道、阀门等有关设备造成影响,还能够更充分的利用石灰窑排放的高温废气的余热。
上述系统中,所述工作气体进气结构可以包括用于将来自所述高温烟气除尘器的至少一部分已除尘气体在特定的余热温度下作为石灰窑原料驱动气而引入石灰窑的第一进气结构。当工作气体进气结构包括上述第一进气结构时,由于高温烟气除尘器的已除尘气体含尘量低且温度较高,可以满足作为石灰窑原料驱动气的成分要求和温度要求,因此,石灰窑原料驱动气可不再通过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换热器来加热,有助于改善换热器使用中带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回转炉旋转控制的精确定位系统
- 下一篇:坦克炮管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