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水土两用集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679.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杰;宋昂;李强;于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张帆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水土 两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气体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土两用集气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被人们普遍关注,对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行有序采集的工作对于碳通量精准的测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现有的温室气体集气装置太过单一,一种装置只能采集水体-大气界面的温室气体,另一种装置只能采集土壤二氧化碳气体,这既占用空间,又使得仪器不能被高效利用;现在用静态箱法采集气体,密封的箱体在采集气体的过程中没有与外界连通,必然会出现负压现象,造成气体加速挥发,从而使得采样的结果与真实环境偏差大;另有一种动态箱法,用装有氮气的贮气瓶输入气体到动态采集箱,以氮气为流动载体,达到动态平衡后,开始采集测量气体样品,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仅适用挥发量大且挥发速度快的非氮类气体的采集,而集气的目标包含有N2O,该方法就无能为力了。目前未见专门有水-汽界面和土壤两用的集气装置方面的报道,因此开发新的集气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便携式水土两用集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水土两用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箱、抽气泵和集气袋;
所述集气箱为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气箱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集气箱的下端还设置有环形的浮游圈,所述浮游圈为中空的气囊结构,在所述浮游圈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嘴;
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抽气管与所述集气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集气袋。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集气箱的内腔连通的进气管。
作为优选,在所述集气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连通其内腔和外界的通孔,所述进气管和抽气管分别穿设于两个通孔内,所述进气管和抽气管上各套设一个橡胶圈对二者与对应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内腔中部设置有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顶部内侧固定有挂钩,所述风扇与所述挂钩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顶部还设置有为所述风扇供电的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周向侧壁为中空的气囊结构,所述集气箱的周向侧壁外侧设置有第二气嘴。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箱的周向侧壁和浮游圈均由PVC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对集气箱的周向侧壁和浮游圈进行充气的充气泵。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集气箱固定在地面的钢签,所述钢签的一端为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孔的尖端,另一端为直径大于固定座上的固定孔的限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可以用于水-汽界面的温室气体采集,又可以用于土壤表层的温室气体采集。在进行水-汽界面的温室气体采集时,将浮游圈内充入气体,浮游圈膨胀后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够的浮力;在进行土壤表层的温室气体采集时,只需要将浮游圈内的气体排出,穿过固定座上的固定孔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温室气体的采集操作,节省人力物力。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2个充气口,在非使用的状态下可以将气囊中的气体排出,减少体积,直接装入背包,携带方便,节省人力。
3.本实用新型在采集土壤表层气体时,排出浮游圈内的气体,用钢签通过固定孔固定集气箱即可采气;在采集水-汽界面的气体时,给浮游圈充气,即可用本装置采集水-气界面的气体,一物两用。
4.本实用装置用抽气泵采集气体装入集气袋,拿回实验室上气相色谱测定各气体的浓度,结果稳定且重现性良好。
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保温隔热的PVC材料,有利于箱内气体温度的稳定,还非常轻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挂钩,2、风扇,3、电源,4、橡胶圈,5、钢签,6、固定座,7、尼龙绳,8、浮游圈,9、抽气泵,10、集气袋,11、进气管,12、抽气管,13、第二气嘴,14、第一气嘴,15、集气箱,16、充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用纤维材料生产产品的方法、工具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