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杀菌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807.9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世权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A61L2/10;A23L5/2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汇仁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杀菌 除臭 装置 | ||
1.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温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臭氧发生器、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臭氧分解风道、送风风道装置、臭氧送出风道、引出管口、加湿器、电控装置及电池;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进风口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上端一侧,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中部一侧,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及臭氧分解风道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上部一侧,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部一侧,所述的送风风道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出风口端;所述的引出管口设置在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上,所述的引出管口外接引流管,所述的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之间;所述的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为不绣钢网或塑料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风机是罩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由不绣钢或塑料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及送风风道装置为风阀或百叶窗或活动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为电热管或PTC加热器或碳纤维发热设备或化学发热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分解网是浸渍有臭氧分解催化物质的筛网结构或蜂窝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器是电加热加湿器或湿膜加湿器或超声波加湿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装置为机械式的电控控制方式或触摸屏/按键式的电控控制方式或通过WIFI远程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是锂电池或蓄电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世权,未经郭世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8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胃介入导管的防污染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纳米雾消毒灭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