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312.6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琨;杨杰;胡琦;许昊;杨梓祎;李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1M8/241 | 分类号: | H01M8/241;H01M8/2457;H01M8/2475;H01M8/2483;H01M8/0297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曹雄,郝明琴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平板 式中温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 ||
1.一种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工作组件和装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交替层叠的单电池和连接体,所述单电池通过连接体串联,所述连接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条形密封条;所述装夹组件包括上极板、下极板和侧板,所述工作组件位于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所述侧板与工作组件的侧面紧密贴合,所述侧板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和下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端开有缓冲空腔,所述下端开有外气道气腔,所述侧板在所述缓冲空腔和外气道气腔之间开设了管道,所述缓冲空腔通过管道与外气道气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开设在所述上端上与所述下端接触的一面,所述缓冲空腔中有一个与外界相连的通孔,氧化气体或燃料气体通过所述通孔流入缓冲空腔,所述外气道气腔开设在所述下端上与工作组件侧面接触的一面,氧化气体或燃料气体通过所述外气道气腔流入工作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开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连接体的下表面开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延伸反向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外气道气腔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外气道气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入电堆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包括四个侧板,所述四个侧板与工作组件垂直,其从四个侧面将工作组件夹住,所述四个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四个侧板中的其中两个相对着的侧板和工作组件构成氧化气体的进气通道、出气通道,所述四个侧板中的另外两个相对着的侧板和工作组件构成燃料气体的进气通道、出气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气体的进气通道由其中两个相对着的侧板中的一个侧板的通孔、缓冲空腔、管道、外气道气腔、第二流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氧化气体的出气通道由其中两个相对着的侧板中的另外一个侧板的外气道气腔、管道、缓冲空腔、通孔依次连通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气体的进气通道由另外两个相对着的侧板中的一个侧板的通孔、缓冲空腔、管道、外气道气腔、第一流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燃料气体的出气通道由另外两个相对着的侧板中的另外一个侧板的外气道气腔、管道、缓冲空腔、通孔依次连通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与工作组件平行,所述上极板、下极板与工作组件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不锈钢金属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含铬的合金。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管道为圆柱形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径为7mm,所述单电池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10mm,所述通孔的内直径为6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平板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功率为300W,其工作温度为6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3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口机新型斜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极片切叠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