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176.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强;姚承勇;张进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并网 电路 直流 母线 电压 波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中要求当电网电压因故障发生跌落时,光伏并网逆变器需保持短时并网状态,具备一定的电网支撑能力。且在电网低电压穿越的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向电网注入无功,动态无功电流应满足以下要求:
(1)自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刻起,动态无功电流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0ms。
(2)自动态电流响应起直到电压恢复至0.9pu期间,光伏发电站注入电力系统的无功动态电流IT应实时跟踪并网点电压变化,并满足:
IT≥1.5×(0.9-UT)IN(0.2≤UT≤0.9)
IT≥1.05×IN (UT<0.2)
IT=0(UT>0.9)
因此当电网电压瞬间跌落而逆变器并网电流无法突变,故逆变器并网功率会瞬间跌落,而逆变器输入功率无法突变,所以会导致逆变器直流母线功率瞬间增大,进而导致直流母线电压瞬间升高,危害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并网电路中低电压穿越时直流母线电压容易发生波动,进而危机发电系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包括发电单元、逆变器、交流电网、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逆变器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发电单元连接,将所述发电单元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并入到交流电网;所述储能单元通过电线与直流母线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电单元侧的实时功率及交流电网侧的实时功率,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从所述直流母线上吸收多余功率或向所述直流母线输送功率,以抑制所述直流母线上发生电压波动。
其中,所述双向DC/AC单元为由六个功率器件组成的三相全桥电路。
其中,所述直流母线与所述储能单元之间设有双向DC/AC单元。
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飞轮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双向DC/AC单元与所述飞轮之间。
其中,所述发电单元为光伏电池阵列,所述逆变器为光伏并网逆变器。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交流电网侧的电压和电流,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交流电网侧电压值和电流值获得所述交流电网侧的瞬时功率,并根据所述交流电网侧的瞬时功率及所述发电单元输出的瞬时功率获得所述双向DC/AC单元所需的脉冲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所述双向DC/AC单元的工作状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单元、逆变器、交流电网、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逆变器通过直流母线与发电单元连接,将发电单元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并入到交流电网,储能单元通过电线与直流母线连接,储能单元用于吸收直流母线上的多余的功率或向直流母线输送功率,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发电单元侧的实时功率及交流电网侧的实时功率,并控制储能单元从直流母线上吸收多余功率或向所述直流母线输送功率,以抑制直流母线上发生电压波动。当交流电网发生电压跌落,逆变器将进行低电压穿越,控制单元根据获取的信号和计算的结果控制储能单元吸收或向直流母线输送功率,避免直流母线的上的功率发生突变,从而实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发生波动的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电路连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路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装置的调控流程图。
图中:1:交流电网;2:逆变器;3:发电单元;4:双向DC/AC单元;5:电机;6:飞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升降机用能量回馈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游船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