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式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118.8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张帆 |
地址: | 62101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销售或使用的家用垃圾筒有很多种,尤其以脚踏方式开启筒盖的垃圾筒最为普遍。当需要扔垃圾时,只需用脚踏下垃圾筒的踏板,与踏板相连的连杆就会拉动筒盖绕其铰接轴旋转使其自动打开。放入垃圾后松开踏板,筒盖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盖住筒体。
脚踏式垃圾筒由于具有不易脏手、使用方便、阻隔异味等优点受到家庭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每次扔垃圾时都要踏动踏板,遇到需要持续扔垃圾的情况该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常吃一些比如葵花籽、西瓜子等带壳的零食。为了不弄脏手,习惯上会马上将壳扔进垃圾筒内。使用现有设计的垃圾筒在吃零食期间就得一直将踏板踏住,非常地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开启桶盖后能保持开启状态的脚踏式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脚踏式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脚踏板和桶盖,所述内桶设在所述外桶内,所述桶盖的侧边设有连接部,所述外桶的顶部的外侧设有转轴A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转轴A的下方,所述连接部的中部与所述转轴A铰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桶盖的一端铰接有用于在所述桶盖被打开后扣在所述定位块上的连接环;所述外桶内底部设有转轴B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转轴B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外桶后与所述脚踏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竖直设置的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桶的外壁上设置定位块,在与桶盖连接的连接部的端部铰接连接环,当向下压脚踏板时,在连杆与支撑杆形成杠杆作用下,支撑杆向上移动,顶起桶盖,连接环向下移动,如果需要保持桶盖的开启,只需要将连接环扣入到定位块上,即可保证在松开脚踏板后桶盖能保持开启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的底部设有用于扣接所述连接环的圆弧形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定位块的底部设置圆弧形凹槽,避免连接环扣入到定位块后从定位块上脱落。
进一步,所述内桶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所述凸沿设在所述外桶的顶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桶上的凸沿搁置在外桶的顶部实现内桶在外桶内的固定,避免内桶抵压连杆而影响连杆的使用。
进一步,所述外桶的内腔由所述隔板上下分隔为内桶腔和连杆活动腔,所述内桶设在所述内桶腔内,所述连杆设在所述连杆活动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桶的内腔内设置隔板,内桶置于隔板上,避免内桶抵压连杆而影响连杆的使用。
进一步,在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支撑杆腔,所述支撑杆设在所述支撑杆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外桶内设置支撑杆腔,避免支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桶,2、内桶,3、脚踏板,4、桶盖,5、连接部,6、转轴A,7、定位块,8、连接环,9、转轴B,10、连杆,11、支撑杆,12、圆弧形凹槽,13、凸沿,14、隔板,15、内桶腔,16、连杆活动腔,17、支撑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桶防掉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脚踏式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