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542.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春;滕世政;朱丽星;王大鹂;蒙永云;余骁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翅型微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备技术,尤其是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的现有产品结构多种多样,特征效果不一。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3968610B设计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大管、下大管及多个连通于上大管和下大管之间的扁平换热管,上大管和下大管均为弯管且弯曲方向相同,上大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下大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平行;扁平换热管与上大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扁平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与上大管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平行且多个扁平换热管沿上大管的延伸方向排列,和/或扁平换热管的宽度方向与下大管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平行且多个扁平换热管沿下大管的延伸方向排列。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448409U,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入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转接集流管以及单排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由多个扁管和扁管之间的翅片构成,沿扁管的宽度方向区分出制冷剂第一换热区和制冷剂第二换热区,制冷剂第一换热区和制冷剂第二换热区在第一端与转接集流管连接,而在第二端分开;制冷剂第一换热区连接所述入口集流管且制冷剂第二换热区连接所述出口集流管,并容许制冷剂从入口集流管进入,流经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第一换热区,再流经所述转接集流管,再流经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第二换热区,再从所述出口集流管流出。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048791U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若干流通管及翅片,流通管设置有流通孔,流通孔沿流通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连接,翅片设于相邻的流通管之间;第一集流管设有用于外接的第一接管,第一接管包括主体段、扩展段及用于连接二者的过渡段,扩展段至少部分插入第一集流管内,所述扩展段中流道的宽度大于主体段的流道的宽度,扩展段的流道的高度小于等于主体段的流道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中的以下问题:只在迎风面时散热性好,而在上下垂直风向时散热效率降低,尤其在冰箱冷柜中,不利于凝结水的排放,最后因凝结水增多而凝结成冰后,导致完全限制该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而且因体积原因不利于冰箱应用上的安放,从而提供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集流管、翅片,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流管之间设有若干条平行布置的微通道扁管,所有微通道扁管厚度方向沿集流管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的翅片平行排列在两条集流管之间,并与微通道扁管垂直,翅片的分布沿集流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疏密不同区域。
微通道换热器一般是采用集流管、扁管、翅片、铝焊接座等一体钎焊的结构,当冷媒进入第一个集流管后分别进入与其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微通道中,在微通道中完成热量的传递后,冷媒再进入第二个集流管中流出。现有的换热器结构基本上是微通道铝管平行地连接在集流管上,当微通道的平面平行于集流管的横截面时,翅片均匀的分布在扁管之间;当微通道的平面垂直于集流管的横截面时,没有翅片分布。本技术方案针对这一现象,将微通道的主流平面垂直于集流管的横截面,以加强翅片换热,且翅片平行于集流管均匀分布于两支集流管之间,把微通道扁管穿插于翅片上,再通过焊接方式使翅片固定在微通道扁管上,这样不仅增加了换热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的翅片由单个片状散热体组成,单个翅片上设有等距扁管通孔,所述的通孔与微通道扁管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在两条平行布置的集流管之间,由翅片的长短构成翅片分布的疏密度。通过长短不一的翅片间隔排列获得整体的疏密度不同的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翅片在微通道扁管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翅片沿集流管长度方向上最长的与所有微通道扁管通过孔轴形式配合,最短的只与一根微通道扁管通过孔轴形式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集流管一端的第一支微通道扁管起,沿集流管长度方向,在设有若干支相同长度的短翅片区域为密集区A。根据不同使用场合,设置不同疏密度的散热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集流管一端的第一支微通道扁管起,沿集流管长度方向,在设有若干支相同长度的长翅片区域为疏散区C。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为平直扁状管道或弧形扁状管道。可进行多种外形结构的布局。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流管内通过挡片分布形成换热器冷媒流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流管内通过挡片构成冷媒流路的单扁管流路或多扁管流路。本装置同样可以实现多种冷媒流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通道扁管厚度方向位于同一平面中或位于多个平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