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459.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用的培养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
人工培养食用菌,需要有充足的空间铺设培养架,现有技术中,食用菌培养架多用木材或竹材,不但成本高而且不环保;另外,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架可使用面积小,占地面积大,在风力作用下,培养架上的食用菌袋易被吹散,会导致食用菌袋中的食用菌散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架,结构稳定、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能够防止风力将食用菌袋吹散,并能够加速食用菌的培育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培育架,包括储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若干层水平设置的培育槽,所述培育槽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培育槽的两端设有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培育槽的水平截面为中空圆弧形,位于所述培育槽内沿培育槽的水平方向对称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于培养槽内部左右两端对称。
进一步的,相邻两层的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交错设置,相邻两层的培育槽的出料口与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架的最上层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储料池通过管道连接;最下层培育槽的出料口与储料池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最上层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储料池之间设有第一抽泵,用于输送料液;最下层培育槽的出料口与储料池之间设有第二抽泵,用于回收料液。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池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培育槽的槽壁外侧设有岩棉保温层。储料池的加热装置与培育槽的保温层配合,能够保证用于培育的料液的最佳培育温度。特别的,所述加热装置可通过电热丝的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槽底部对称设置有三个扰流转子,所述扰流转子的底座设置于培育槽槽壁内部,并通过连接任一现有技术电驱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经过初步接种培育的食用菌菌袋放置在培育槽内的挡板上,通过定位块限定每个菌袋的位置,使菌袋密集排布在培育槽内部的挡板上方,放置完菌袋后,在培育槽表面盖上挡板实现封闭,达到防风的效果;在通过扰流转子的作用,将流入培育槽底部的培养料液蒸发至菌袋中吸收,以及增进内部的空气流通,并通过保温层保证培养料液的温度,加速食用菌生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支撑柱之间设有多层培育槽,并在培育槽底部增加固定板,保证培育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空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培育料液的循环使用,并保证最佳的培育温度,能够加速食用菌的生长。另外,该食用菌培养架采用钢铁制成,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食用菌培育架,包括储料池3,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若干层水平设置的培育槽1,所述培育槽底部设有支撑板21,所述培育槽的两端设有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培育槽的水平截面为中空圆弧形,位于所述培育槽内沿培育槽的水平方向对称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于培养槽内部左右两端对称。
进一步的,相邻两层的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交错设置,相邻两层的培育槽的出料口与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架的最上层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储料池通过管道连接;最下层培育槽的出料口与储料池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最上层培育槽的进料口与储料池之间设有第一抽泵32,用于输送料液;最下层培育槽的出料口与储料池之间设有第二抽泵33,用于回收料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部件更换方便且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套扎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