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0001.8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峰;王振;王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桩,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搅拌桩存在以下两个缺点:
1、在施工时,在土压力、水压力等相互作用下,混凝土浆会沿着钻杆上行,造成桩体上部水泥含量较高,而下部水泥含量较少,使桩体水泥含量不均匀,影响质量;
2、底层的混凝土浆不能得到有效搅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桩,能使桩体水泥含量均匀,且底层的混凝土浆得到有效搅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搅拌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外杆、齿轮组件、叶片、轴承、固定架、上端盖、下端盖、上卡簧、下卡簧和搅拌棒组件;外杆转动套装在内杆上部,外杆和内杆同轴设置;轴承的内圈套装固定在内杆上,外杆套装固定在轴承的外圈上;轴承为至少两个,上下设置;齿轮组件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架和齿圈;太阳轮套装固定在内杆上;行星轮转动安装在行星轮架上,并与太阳轮啮合;齿圈固定在外杆内,并与行星轮啮合;固定架设置与内杆和外杆之间,且与行星轮架固定;上端盖固定在外杆上部;下端盖固定在外杆下部;叶片固定在内杆和外杆上,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阶梯状;内杆的外周上沿其轴向固定有加强筋;上卡簧卡接固定在固定架上,且位于上端盖上方;下卡簧卡接固定在内杆上,且位于下端盖下方;搅拌棒组件包括搅拌棒、调节杆、固定套、活动套和调节套;固定套固定在内杆的下端;调节套螺纹连接在内杆的下端,且位于固定套下方;活动套活动套装在调节套上;调节杆一端与活动套铰接,另一端与搅拌棒一端铰接,而搅拌棒另一端与固定套铰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抱箍组件,抱箍组件包括抱箍和连杆,连杆一端与固定架铰接,另一端与抱箍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叶片且呈倾斜状,固定在内杆上的叶片与固定在外杆上的叶片的倾斜角度相反。
本实用新型叶片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打碎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碎块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叶片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碎块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筋为多根,环绕内杆的外周设置。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内杆和外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固定在内杆上的叶片与固定在外杆上的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有效阻止混凝土浆沿钻杆上行,使得桩体水泥含量均匀,保证质量。
2、搅拌棒组件与叶片共同搅拌低层的混凝土,搅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叶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内杆1、外杆2、齿轮组件3、叶片4、轴承5、固定架10、上端盖11、下端盖12、上卡簧15、下卡簧16、抱箍组件和搅拌棒组件。
外杆2转动套装在内杆1上部,外杆2和内杆1同轴设置。
轴承5的内圈套装固定在内杆1上,外杆2套装固定在轴承5的外圈上。轴承5为至少两个,上下设置,这样外杆2不会偏心。
齿轮组件3包括太阳轮6、行星轮7、行星轮架8和齿圈9。
太阳轮6套装固定在内杆1上。
行星轮7转动安装在行星轮架8上,并与太阳轮6啮合。
齿圈9固定在外杆2内,并与行星轮7啮合。
固定架10固定设置,用于与混凝土搅拌桩机固定,不随混凝土搅拌桩机的转轴转动。固定架10设置与内杆1和外杆2之间,且与行星轮架8固定,使得在施工时行星轮架8呈固定状态。
抱箍组件包括抱箍17和连杆18,连杆18一端与固定架10铰接,另一端与抱箍17铰接。在施工时,抱箍17固定在混凝土搅拌桩机机头的外周,混凝土搅拌桩机机头的外周是与混凝土搅拌桩机固定在一起的,不会随着混凝土搅拌桩机的转轴转动,这样就将固定架10固定住。连杆18可调节抱箍17合拢范围,适合不同型号的混凝土搅拌桩机。
上端盖11固定在外杆2上部,对外杆2上部起到一定密封作用。
下端盖12固定在外杆2下部,对外杆2下部起到一定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0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激光清洗机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筒体内壁清洗装置